星願居助少女重生
今天是虎年大年初一。中國人最重視春節,一家人在這幾天相聚在一起。不過世事未必盡如人意,家庭的溫暖未必人人可以享受得到。正如有些少女,因為不同的理由,暫時不能回家,就算是大時大節也一樣。不過,聖公會轄下的星願居,可以暫時給予她們“家”一樣的溫暖。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認識這個特別的地方。
首間女靑少年院舍
星願居在哪兒?其實它位於離島某一個交通極為方便的地方,不過就算你經過無數次,也未必留意到原來有這樣的一間院舍在這兒。星願居,二○○四年成立,是本澳首間全女性靑少年的院舍,它專為因家庭困難而缺乏照顧者,並出現情緖、行為或群體適應問題的十二至二十一歲女靑少年而設,服務對象包括學生及已經工作的女性,都是由社工局轉介的。同時提供緊急住宿服務,為處於危機及家庭突變的靑少年提供迫切的住宿服務。院舍中有富經驗的專業社工團隊,為舍員服務。
為了更了解這個地方,筆者訪問了星願居的院長嚴若芝。據她介紹,在幾年前,政府有鑑於少女離家出走問題增加,那時澳門沒有專門為少女而設的院舍,於是政府與聖公會合作,星願居就在這時誕生,二○○五年,第一位少女入住。
“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個入住星願居的少女,她們的家庭各有不愉快的故事,沒有甚麼典型的例子。
學懂技能照顧自己
當然星願居不單是給予這些少女們一個安身之所,還會透過住宿服務,讓她們改善自我的照顧能力,提升她們自信心及人際溝通技巧,積極地面對個人或家人的困擾。輔導工作強調家長和家庭成員參與,以便這些少女能順利地再融入家庭和社區生活,踏上健康成長之路。
據嚴院長介紹,星願居最多可以讓二十九人住宿,不過平均都是十位左右的舍員在此居住,這兒有全女班的社工、家舍導師、廚師、庶務員提供服務。入住院舍,當然要過有規律的生活。不是放假的日子,上學的舍員都在六時半起床(已經工作的舍員也不能遲過早上九時起床),工作人員為她們準備早餐,接着各自回校上學。放學之後回來吃晩飯,傍晩六時半是自修時間,之後有一段自由時間,可以讓她們上網、看電視。社工、家舍導師也會在這段時間提供輔助、敎育。
舍員要在這兒學懂照顧自己,學習烹飪就是其中一環。放假的日子,舍員需要自行準備早餐,平時的午飯、晩飯,舍員都要參與。她們還要在這兒學懂生活技能,也要為自己定下未來的規劃。
年半歷程三個階段
受助少女一般都會在此居住一年半左右。頭三個月是適應期,這段時期,舍員除了上學之外,每月只有一次外出的機會,對於比較年幼的女孩,在這段適應期比較難過,社工、家舍導師往往要提供更多協助。其後六個月是成長期,主要令舍員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她們的抗逆力。之後六個月是考驗期,穩定她們的學業、工作;最後三個月是進深訓練,為舍員離開院舍,回家或獨立生活作準備。離院之後,社工還會跟進她們半年。
令人欣喜的改變
對於星願居每位工作人員來說,最大的欣慰,就是見到舍員有良好的改變。社工介紹,一位叫阿Yan(化名)的舍員,她來自不完整的家庭,母親離開家庭多年,父親也沒有盡應負的責任。一直以來,阿Yan都是由她的親戚照顧。在這個不幸背景之下,阿Yan出現偸竊的行為;和親戚一家的關係鬧得很不愉快;也被學校勸令退學。經社工局的轉介,當時十五歲的阿Yan入住星願居,社工好不容易幫她找到另一間學校。在最初的一般日子,阿Yan對別人極不信任,不過在社工的關心之下,她漸漸改變。阿Yan向社工透露,她之前所以做出這麼多反叛的行為,都是因為想多點人注意她。經過一年之後,阿Yan的轉變很大,目前她在班級中,成績名列前茅。社工們也鼓勵她與家人改善關係,阿Yan在星願居學到的烹飪技巧也大派用場,她說回家後將會一展廚藝,炮製食物與家人分享。
後記:讓星願居更像一個家
這幾天,還有幾位舍員要留在星願居過年,為了令她們更有“家”的感覺,星願居一樣有團年飯,不少已離院的前舍員也會回來共聚一堂。另外社工、家舍導師也會帶舍員逛花市,感受春節熱鬧氣氛。
最後,嚴院長談到,二○一○年星願居其中一個轉變就是院舍的一些政策,會由舍員們共同參與制定,讓她們提出主張、發揮創意。這樣的話,星願居會更像一個大家庭。
文、圖:汪 奇
(部分圖片由星願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