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打造大三巴世遺核心區
連結新馬路望德堂內港形成旅遊網絡
面對大三巴牌坊區現存的旅遊配套不足、交通混亂、世遺景點欠聯繫等問題,政府有意透過規劃,完善大三巴世遺核心區及周邊地區環境和條件,同時以大三巴牌坊為中心,聯繫新馬路、望德堂及內港,將之打造成不同特色的分區,形成全面的世遺旅遊網絡。
連接牌坊燈塔兩景點
澳門地標大三巴,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至。面對與日俱增的遊客量,加上遊客過度集中於大三巴牌坊前,不但無助營商,更加重附近一帶交通混亂、旅遊配套設施不足、空氣污染等問題。為此,坊間一直對改善大三巴牌坊一帶環境呼聲甚高。
政府有意推出世遺核心區大三巴的整體規劃,除改善大三巴一帶的環境外,亦希望將位處文化旅遊中心位置的大三巴,向東、南及西面延展,連結附近區份的景點,藉以輻射帶動其他景區。規劃範圍主要以新馬路以北的世遺歷史城區為界,並擴展至望德堂及塔石廣場區,以連接大三巴和東望洋燈塔兩大重要景點。
由工務局、旅遊局、文化局及交通事務局組成的跨部門小組,早前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的建築系團隊來澳,研究上述輻射區域的情況。構想中的三個主要輻射區域,大三巴至議事亭部分已經存在;大三巴至白鴿巢區、內港,及望德堂區、東望洋燈塔兩個輻射區則未成形。
四分區各具旅遊特色
消息指,政府有意將三個輻射區域打造成全面的世遺旅遊網絡,根據各處不同的條件及特性,將網絡劃分為大三巴園區、新馬路與內港區、白鴿巢區及塔石望德堂區四個分區,分具博物文化知識的旅遊、休閒購物空間體驗、特色商業休閒餐飲,以及文化薈萃創意藝術特色。
須先要定出規劃目標,再從歷史保存、自然保育、社區發展及產業經濟四方面制訂策略,然後因應社會實際及區內訴求,制訂具體措施及方案。不過,政府有意先在短期內重塑大三巴的歷史氛圍。
大三巴遺址區範圍甚廣,除現時遊人所見的大三巴牌坊,政府於一九九五年建設澳門博物館時,於大三巴牌坊南方考古發掘時,還原了部分遺址。為保護世遺品質及完整性,政府計劃有序地拆卸大三巴牌坊北面的四幢政府宿舍,平整後將部分空間闢作旅遊巴臨時上落客區,暫時紓緩業界的需求。另方面透過考古工作,重新展現大三巴的原貌。
本報記者 黎溢康 蔡美瑩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