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專題調研總結
青年欠自信乏提升意識
根據澳門青年聯合會聯同多個青年社團開展的“澳門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二○○八——公共政策專題調研”報告指,十六至廿九歲的受訪青年普遍對自身能力欠缺信心,社會參與程度不足,缺乏自我提升意識。總結認為澳門社會沒有為青年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亦缺乏前瞻性。建議書稍後送交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活動籌委會主任陳秀釵、副主任曹穎儀、籌委鄭耀榮等昨日下午六時半在青聯會會址舉行記者招待會,公佈調查結果。陳秀釵等介紹,此研究目的為透過數據的收集及分析,了解澳門青年的核心競爭力,制訂今後如何加強或鼓勵青年繼續使用獲取知識的途徑。是次以電話隨機抽樣方式,於去年四月十五至三十日訪問了五百多名十六至廿九歲青年,有三百九十四名成功受訪,電話樣本由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張榮顯博士提供。主要調查青年人的自我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認知度、持續進修、個人資料等,受訪男女各半。
參與社會程度不足
報告指出,青年人對自身能力欠缺信心,大部分被訪者對自身的管理能力、決策力、語言能力、判斷力、領導能力評價一般;對自身掌握流利外語的能力亦不滿意,逾半認為外語程度一般,七成以上未獲相關外語證書,顯見有相當部分青年的外語能力尚未能滿足需要,有待提升。
其次,本澳青年的社會參與程度不足,近八成在近一年沒有參加過任何社會活動,還有近八成沒有組織過小組活動或其他活動的經驗。既與社會各界對青年參與社會的鼓勵和接納不足有關,也與青年自身缺乏積極主動性有關。但與青年對網絡的熱衷程度相比,受訪者對於閱讀報刊的熱情明顯不足。究其原因,大部分報紙的內容以經濟政治、社會民生為主,對於消閒娛樂、學術交流等青年最為關注和喜愛的話題,其信息量顯然不如網絡的信息量豐富。
報告又反映,本澳青年持續進修的比例不高,逾六成未參加過與自己工作和學歷相關的課程。逾半認為進修旨為升職及加薪,而充實自我、提升學歷、提升競爭力等原因緊隨其後。普遍而言,本澳青年偏好課程教學式的持續進修,集中於教育訓練及教育科學、人文及藝術,自然、製造及工程,社會及行為科學等方面。
專業認可未盡完善
從澳門教育全景看,青年對於本地教育及持續進修的總體評價不高。數據分析指,不少受訪者對其修讀中學、大學及進修課程的符合需求、課程質量、專業認可及人才培訓只認為一般及不贊同。更多認為澳門社會的專業學歷認可制度未盡完善,沒有良好的專業認可機制;逾四成認為中學、大學課程不足以應付其現在工作或學業需要。逾四成受訪者認為澳門缺乏渠道發揮其專業,近半更指政府對培養本地人才欠缺前瞻性。
陳秀釵稱,澳門青聯首次聯同多個青年社團合作開展此項報告,致力為特區培育一群關心國家發展、實踐“一國兩制”政策方針,並為“澳人治澳”政策服務。“澳門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二○○九”已展開,將在原有基礎上作出完善,深入分析青年問題,將從中選出優秀計劃,以利青年團體推出可行方案。
本報記者 許文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