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金鳳凰的英姿
——記鏡湖傑出校友林瓊芳敎授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零時,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政權,澳門回歸祖國。在交接儀式上,一位兩鬢微霜的女士內心激動地望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思緖倏忽飛回半世紀前的鏡湖醫院……
童年家貧刻苦好學
林瓊芳生於澳門,家住爐石塘馮家圍,兩歲那年父親因吐血逝去,家中頓失經濟支柱,哥哥被送到白鴿巢附近的育嬰堂,後來聽說夭折了。小瓊芳和祖母靠守寡的母親容伍鳳到堂舅父的小縫衣檔車衫為生,母親勤勞且心靈手巧,為多掙些錢每天工作到深夜。當年普遍重男輕女,母親沒機會念書,而舅父們全都可以上學。
睿智的母親深知女性沒文化的痛苦,再困難也送女兒到崇德學校念初小,後轉到柯高馬路的嘉諾撒培貞小學讀至高小畢業。當時只有七八歲的林瓊芳已懂得生活艱難,放學後在家中搓炮仗、貼火柴盒,挑一件衫的邊腳可得兩毫子,便拿來買練習簿做功課。她天資聰穎讀書也很努力,每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獲學校奬勵而且免交學費。小學畢業後,轉往當時學費較便宜的聖羅撒中學,學校要求很嚴格,每天要背誦一篇課文,用英文寫周記,嚴格的訓練為林瓊芳打下了厚實的英文基礎。
考入鏡湖思想轉折
林瓊芳外祖父是美國歸僑,帶着多年積蓄在草堆街買了店舖,由二位舅父開辦集成布舖。外公讓林瓊芳和母親搬到集成布舖的三樓居住。初中畢業時,林瓊芳仍想繼續上高中讀書,但正値太平洋戰爭,澳門經濟蕭條,母親無能力再供養瓊芳。舅父說:你不如學門手藝吧!鏡湖護士助產學校入學後不用交學費還有伙食供應,於是林瓊芳報考該校,初入學要交120元按金,都是舅父墊付的。
1943年秋入學三個月後,林瓊芳通過戴帽禮認可,就擔任病房夜班,非常辛苦,實際臨床工作主要靠護士學生。艱苦的訓練是磨練人的好機會。她經過努力以優異成績完成了三年九倜月的學習階段。當時從思想上影響她的是周金陵和柯麟院長,她稱周金陵為“家家”(意即家姐),從此再不感到孤單,她已融入鏡湖這個大家庭。
工作優秀升護士長
畢業後,林瓊芳留在鏡湖醫院工作,先在婦產科一年,後來到外科,再轉到手術室。因醫院尙未有X光放射科,遂派林瓊芳到廣州柔濟醫院學X光技術,回來後開設X光放射科,要安裝X光機,雖然機器的說明書全是英文,但照腎、照肺她也能應付自如。由於優秀的工作表現,畢業一年多便升為手術室護士長,當年著名外科專家黃榕增醫生在鏡湖醫院任職,最喜歡林瓊芳當手術護士,因為聰慧的她明白手術的程序和需要。
那時醫院只有七八位護士長,醫院設備簡陋,男三等病房的病床只有草蓆和木枕頭,一個大病房像船上的統倉那樣,大房有廿多張床,醫院內有三四百張病床,為貧苦市民服務。1948年有不少珠江縱隊、東江縱隊的傷員來鏡湖醫院療傷,張天翼等左翼作家也曾在此養病,沈雁冰來護校向護生作文學報吿,大大促進讀書會的發展。
北上廣州建設祖國
10 月1日,鏡湖職工慶祝新中國成立,林瓊芳代表護士講話。1950年澳門成立婦聯會,當時尙未有會址,只在中華總商會樓梯下借房間做會址。林瓊芳和大家一起賣花籌款,辦識字班、辦夜校,還任敎珠算班;當年搭建牌坊慶祝新中國成立,在平安戲院舉行慶祝大會,林瓊芳代表澳門婦女界發言。
1951 年初柯麟要到廣州接收中山醫學院,要帶些護士同行作為醫院的骨幹,通知林瓊芳和容翠芳等人北上廣州。她們熱愛祖國不理家人反對,只拿幾件衣服不到幾小時就出發。林瓊芳任中山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和護士學校敎務主任。1952年葉劍英時任廣州市市長,患闌尾炎,需要每4小時注射一次靑黴素,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非常複雜,必須派一位可靠和技術好的護士擔任這工作,由林瓊芳負責,住在二沙島。兩個月後,母親也跟着遷往廣州。
武漢深造慈母追隨
年輕的林瓊芳對新鮮事物充滿憧憬,1953年經過大學入學試,作為調幹生攻讀中南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系。調幹生是帶薪讀書的,但只有四十多元月薪,比原來在中山醫學院當護理部主任九十多元的月薪少了一大截;可是為了追求新知識,圓大學夢,她堅持學習。
公共衛生系是一個嶄新的科目,是國內的第一屆,畢業後她留在大學公共衛生系敎書。1960年春節與同班同學宋瑞琨結婚,兩人同在一個科硏小組,互相支持。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學院被迫停課,敎師要到醫院工作,林瓊芳分到婦產科,在鏡湖護校學的助產士技術令她大派用場。她還要組織“醫護一條龍”病區,旣是護士又是醫生,工作上仍是應付自如。
1960年的農曆九月,母親來武漢生活。母親因是華僑,供應的廿八斤全是大米,也全給了坐月子的林瓊芳,自己吃粗糧;母親還從澳門帶去廣州的勝家縫紉機到武漢,為孩子們縫製衣裳。
遠渡重洋考取碩士
1981年林瓊芳五十歲了,有機會去比利時學習公共衛生學,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共同體提供的。鄭慶移從澳門寄來當時國內罕見的錄音機,給她的學習帶來方便。安特衛普熱帶硏究所(Antwerpen)是比利時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最初三個月語言不通,林瓊芳用錄音機錄下來反覆聽,三個月後語言就過關了。
畢業試由世衛組織派八個專家來考核,通過論文答辯,林瓊芳考試一次就通過了,考取了碩士。回國時路經澳門,這時已經離開澳門32年了,探望老上司、老朋友,如平叔(柯正平)、馬萬祺,周金陵、楊鸞金等,在竹室共叙舊事,非常溫馨感人。期間有人問林瓊芳是否願留下,這樣高的學歷在澳門一定能找到好職位。可是她感到是祖國培養自己的,拒絕留下。回武漢後招硏究生,升講師、敎授,搞武漢的衛生統計、環境醫學的統計,是中國醫學統計的老一代人。
回歸鏡湖學習不休
1991年林瓊芳從武漢退休,回澳門繼續效力鏡湖醫院,任醫務部副主任,她能講國語、英語,又當過婦產科、手術室護士、放射科、管過護校,這些經歷令她能很好地擔當起醫務部工作。她回澳後致力作人口健康統計,醫學統計,每年作醫務統計,對醫院的科學決策也起着重要作用。當時的病歷管理不完善,醫生缺乏培養訓練制度,便推展醫生學英文,以前沒有專職急診醫生,値班醫生兼管病房和急診,這樣對病患不好,就建立專職急診醫生制度。
2000年林瓊芳70歲在鏡湖醫院退休,再到護理學院工作,為母校效力至2003年,目前,仍是母校的榮譽敎授。另外創辦鏡湖通訊、澳門護理雜誌等期刋,大力推展護理學院課程、硏究與學術提升的工作。
筆者和尹一橋院長,在一個滂沱大雨的星期日下午到珠海拜訪林瓊芳敎授。她八十歲了,仍然精神抖擻,思維敏捷,接受新鮮事物不甘後人。她拿出自己用Photo Shop造的賀年照片送給我們看,其電腦技術直令晩輩的我們汗顏不已。她還學國畫、絲網花、紙藝等,家居牆壁掛着她和老伴畫的圖畫、茶几上擺放着自製的幾可亂眞的花卉。我們聆聽她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深感她是一位優秀的澳門婦女、是鏡湖飛出來的金鳳凰。
文、圖:何瑪麗
(部分圖片由林瓊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