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昨舉辦系列活動紀念世界氣象日
溫度指數三級制防寒暑
為讓居民更容易掌握天氣變化狀況,減低極端天氣影響身體和日常生活,氣象局昨日推出“溫度指數”,分“普通”、“酷熱”及“寒冷”三類,“酷熱”及“寒冷”再按不同程度分兩級。居民可因應指數採取適當防範措施,避免因酷熱天氣導致中暑,或寒冷而引起體溫過低。
昨日“世界氣象日”,氣象局以“氣象局回顧及發展史”為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活動昨日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六時假友誼廣場舉行,內容包括氣象局發展及回顧展、“氣候變化”講座、“團結!齊抗氣候變化”學生繪畫比賽頒奬禮等,會場更展出當局歷年來曾使用的氣象儀器,並設置氣象局歷史及發展為題的展板。
活動上並舉行“溫度指數”啟用儀式,由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綜合業務部主任馬亞歐,氣象局長馮瑞權、副局長冼保生、氣象處處長梁嘉靜主持。
新設立的“溫度指數”分為三類,分別是“普通”、“酷熱”及“寒冷”。“酷熱”及“寒冷”再按不同程度分為“黃色酷熱”、“橙色酷熱”;“黃色寒冷”、“橙色寒冷”,當中橙色級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性較黃色級別大。氣象局氣象監察中心主任唐天毅表示,“溫度指數”以氣溫作為主要考慮因素,另外亦會衡量其他氣象元素,居民可因應指數採取適當防範措施,避免因酷熱天氣導致中暑,或寒冷而引起體溫過低。氣象局發放“溫度指數”將分為實測和預測兩部分。
實測“溫度指數”將會每小時發放,預測翌日的“溫度指數”將會於每日下午六時發出。居民可透過登入氣象局網站
www.smg.gov.mo、電話語音查詢系統1311、XML、 RSS及電話天氣查詢服務熱線(電話:八八九八·六二七六)查詢現時及預測的“溫度指數”。
馮瑞權在活動中致辭時表示,本澳前日首次錄得超過二百的空氣質量指數、污染物濃度每立方米超過五百微克,為有紀錄以來最高。人類的活動已深深影響地球、氣候,值得反省。氣候改變亦影響水資源,內地西部地區出現旱災;長期旱災及今冬降雪偏多,亦造成北方狂颳風沙,甚至影響到遙遠的澳門。馮瑞權呼籲居民應多加愛惜共同生活的地球。
每年三月廿三日為“世界氣象日”,全球各地的世界氣象組織會員均會於當地舉行慶祝活動,以紀念《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於一九五○年三月廿三日生效。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世界氣象組織——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