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
《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
主編:Likka Taipale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是朋友送我的書,他道: “這書你會喜歡。”
還眞沒說錯,芬蘭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自有它的因由,除了大量投資於科硏項目而帶出了科技創新加強國力外,最重要的是社會創新,令國家眞正可持續發展。
芬蘭如何創新?《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從政府行政、社會政策、衛生政策設施、文化娛樂、公民社會等不同層面作了剖析。
“1990年代,芬蘭立法幫助在經濟不景氣時累積了大量債務的人,1993年,芬蘭債務清償條例生效。但是後來發現債務和解還需要理財輔導和社會信用,才能解決並預防債務問題……從1999至2001年,社會事務曁衛生部在八個鄕鎭都市試辦了一個社會信用實驗計劃,結果顯示社會信用可以預防經濟邊緣化和低收入戶大量負債,同時還能提升家庭的獨立……這個制度是一種幫助申請人更生獨立的社會扶助。根據評估,這個專案幫社會扶助體系所省下錢遠大於相關行政費用加上信用破產的損失。”(見“社會信用”)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照顧老弱殘疾的家人和親族的慣例不曾消失。雖然國家社會有責任承擔過去由親朋好友所負起的照顧責任,家人和親族仍然照顧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家庭照顧更是被視為減少居家看護、取代住院或加護病房的便宜選項……大家傾向於支持非正規的家庭照顧和生活支持。1993年起,家庭照顧津貼納入《社會福利法案》及《非正規照顧支持條例》。非正規照顧支持條例在2006年初生效。”(見“照顧者有給制”)
相對我們的社會福利,芬蘭的無疑是更人性化。看這書時,對芬蘭的照顧者有給制最感興趣,我們的社會一直在說老人院不夠,但又一直不許老人院建在社區裡,如何取捨?澳門是一個老年化嚴重的社會,如何照顧老人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曾聽朋友抱怨沒時間照顧家中長期患病的長者,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切都是為生活所逼,做子女的怕且也有說不出口的難處。但不論如何,家庭照顧是比院舍照顧或住院都更人性化,書中提到“家庭照顧更是被視為減少居家看護、取代住院或加護病房的便宜選項”,或許這可以是我們思考的一個方向:政府以政策措施支持居民對家庭中老弱殘疾的家人負起家庭責任。
芬蘭的文化敎育也是很令人羨慕的,每一鄕鎭都有公立圖書館,據調查,芬蘭兒童的閱讀程度是全球第一,每一芬蘭人平均每年向圖書館借20件以上的書、CD或其他物品。
“其功能(指公立圖書館)早已超越過去的‘圖書流通中心’……現在芬蘭的公立圖書館有系統地以各種質化判準來分析資訊內容,幫助學習者、市民和所有人找到自己所需的資訊,也規劃說故事活動、藝術展覽或電影欣賞。”(見“芬蘭的圖書館”)
芬蘭的公立圖書館不是借書館,而是推動資訊社會目標的載體,更是資訊社會政策計劃的一部分,芬蘭人都認同一個觀念:支持圖書館就是支持民主和發展。
何時,澳門的圖書館會有這樣的水平?
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