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沙漠”裏盡享文化盛宴
代百生
在“文化沙漠”裏盡享文化盛宴
—— 澳門社會文化生活體驗
兩年前,我決定放棄在內地某大學穩定的敎授職位,應聘到澳門工作。很多朋友勸誡我說,澳門那個彈丸之地有什麼好去的,不就是一個“賭城”嗎,那兒可是典型的“文化沙漠”,你個文化人到那兒會由於文化饑渴而後悔的。可我還是毅然決然地來到了澳門,一是我篤信“樹挪死,人挪活”的喜歡冒險的個性使然,二是我堅信澳門作為歷史上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橋頭堡”,必定留存有諸多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證據,加上這個城市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在國際舞台上的特殊地位,對於我所從事的文化敎育事業應該有很多發展的空間。
果不其然,隻身來到澳門後不久,我就發現澳門不僅不是人們認為的“文化沙漠”,相反,這裏的文化生活還頗為精彩:各種藝術展覽不斷,除了在各種博物館常設的展覽,牛房倉庫、婆仔屋、塔石文化廣場、盧家大屋、各類敎堂等遍佈大街小巷的地方都經常有各種類型的展出;各類文藝演出輪番上陣,文化中心、崗頂劇院、旅遊塔劇院、玫瑰堂、聖約瑟修院,甚至各大賭場內,各種風格、類型的文藝演出讓人應接不暇。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城市藝穗節更是成為澳門的“文化名片”,以來自世界各地和本土的高水準、多形式的各種演出吸引了很多地區的文化藝術愛好者;還有校際合唱比賽、舞蹈比賽、靑少年音樂比賽等學生活動,各類社團的文藝表演,中西傳統節日的演出與氣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留心並願意參加,每天都可以在澳門這個小城裏找到不同的文化藝術活動或節目,這裏的文化藝術生活決不會讓你產生文化饑渴或覺得精神寂寞。
回想與對比自己在內地大城市經歷的文化生活,我更發現在澳門盡享“文化盛宴”的獨特優勢:首先是澳門地域狹小,獲得各種文化資訊及參加活動非常方便,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地,要駕車幾十分鐘甚至遇上塞車數小時去聽一場演出,恐怕很多人要掂量是否値得,有可能就會放棄。在澳門不會,各類演出與展覽主要在澳門島,大不了步行前往,還可以在漫步大街與小巷的對比中感受一種撫今追昔的滄桑;第二,澳門的各類展覽與演出的水準着實不低,尤其是經常有一些國際知名藝術團體和音樂大師來澳演出,這在中國大陸恐怕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其他城市都無可比擬的,原因可能在於澳門的國際地位能夠吸引藝術家們前來;第三,對於我這類自費購票的“票友”而言,最誘人的是澳門各種展覽、演出的門票價格低廉,而且經常有免費派發的門票。印象中,由特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各類演出最貴的票價是480元,更多的是僅以幾十到二百澳門元的消費就能夠享受各類知名藝術家的表演,而且設有對長者、學生以及其他人群的各種購票優惠。同樣級別的演出,在內地的任何一個城市的票價恐怕至少翻一番。據說這是特區政府為了支持澳門的城市文化發展,不僅對本土各類文藝社團的活動進行經濟支援,更對文化局主辦的各類演出從財政進行補貼,以求讓市民能以低廉的票價獲得高質的藝術享受。這些優惠不僅使澳門市民受益,也惠及周邊地區的文化藝術愛好者,我就多次遇見珠海、香港、甚至廣州等地的市民專程到澳門看演出。澳門政府也很豪氣,在澳門藝術節和國際音樂節期間,澳門文化中心的各類演出結束之後專門配有旅遊車載送外地觀衆至港澳碼頭、關閘口岸,充分顯示了澳門的“好客”,每每讓外地觀衆產生花費不多卻享受多多的好感,即在享受藝術之後再享受澳門的熱情服務。
在我盡情享受澳門的文化盛宴的同時,作為文化敎育工作者,我也觀察感受到了些許的無奈和失落,那就是很多普通澳門市民對身邊精彩不斷的文化生活的漠不關心。或許在他們看來,這些藝術活動與己無關,使得政府與各界精心策劃的文化活動有時候也遭遇尷尬:一些展覽除了開幕當天,平時沒有什麼觀衆;各種演出不斷,但除了國際頂級大師音樂會或免費派票的場次以外上座率都不高,即便票價很低。為此,我曾在《澳門日報》發表《“文化沙漠”與文化消費》一文(2007-8-8,E2版),指出“文化沙漠”不是澳門的社會文化生活現實,而是某些人心裏的固執,那就是對文化的不理不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倘若我們能夠接受文化消費的觀念以及形成文化消費的習慣,我們將能夠關注到周邊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更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精彩。而“文化消費觀念”就是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文化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影響我們的生活,沒有大家的普遍參與,社會文化的乾枯將導致人們精神的空虛與思想的沙漠,所以對文化生活的參與和享受,要成為如同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一樣的經常性開支,就如同我們必須購買糧食充饑一樣,文化消費是購買精神食糧,以此來充實自我,同時促進文化市場的繁榮與文化的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並不全看可以享受的食品、可以購買的衣物有多好等物質追求,也在於可以支配的用於精神享受的經費。歐美一些國家的文化生活何以豐富多彩,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們形成了文化消費的習慣,在他們的每月開銷預算裏面,看電影、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等門票開支成為了一項經常性項目。
對於文化藝術帶來的精神享受,的確有待於更多人們思想認識上的提高。但澳門特區政府多年來支持文化藝術的發展,力求保存與發展澳門本土多元文化的特色以及讓澳門繼續成為中西文化藝術展示與交融的國際舞台的美好意願,卻是每一個文化藝術愛好者所有目共睹的。我堅信,特區政府這一堅持不懈的努力,很快將會使對澳門存有“文化沙漠”偏見的人們認識到,這裏不僅有由博彩旅遊業帶動的經濟騰飛,更有由歷史積澱形成的肥沃的文化土壤與適宜的政治氣候、特區政府的經濟扶持而形成的“文化綠洲”,將會有更多的藝術家與觀衆慕名前來,在澳門調製與盡享各種文化盛宴。澳門必將繼續發揮其在中西文化交流歷史中的獨特作用,成為新世紀各種文化展現交流的國際舞臺。
(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副敎授,本文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夏之聲“我看澳門回歸十年有奬徵文”並獲得一等奬。)
代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