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影錄像展澳作品水平提升
評審意見勉創作人更深挖本土文化故事
【本報消息】由澳門文化中心主辦的“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二○一○”之“澳門製造”昨頒奬,擔任客席評審的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內地資深監製人周強、台灣著名剪接大師廖慶松出席主禮。綜合評審意見指出,此屆作品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紀錄片題材大多關注本土元素。建議本地電影及錄像創作人今後多作磨練和實踐,尤對本土文化與故事的自覺和深度挖掘有所堅持。
十九齣本地影片參展
本年度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上周開鑼,以“澳門製造”的十九齣本土錄像及紀錄片先響頭炮,分五場播放饗公衆。“澳門製造”今年續設四奬予參展作品競逐,分別為評審團大奬、評審團推介(兩位)及最受觀衆歡迎奬。邀得三位內地及港台專業電影人擔任評審,包括憑《天水圍的日與夜》一片獲“第廿八屆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電影及導演得主許鞍華、參與內地導演賈樟柯多齣影片的監製周強及台灣著名電影導演侯孝賢的御用剪接大師廖慶松。
經三人欣賞過十九齣本地影片,並作多番討論,終選出各奬項得主。由何威、何儉文等執導的《豬扒包搭咖啡》獲評審團大奬,一致認同該作品在剪接、選材和結構安排處理得當,並具水準,使用素材看似平淡,卻很生活化,具強烈的本土色彩,能表現澳門人不同面貌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力。馮國基執導的《無風……詠》及約瑟·沙維什執導的《三幕》同獲評審團推介。評審指《三幕》故事內容有趣,實驗性強,該短片用一種超現實的方法表達個人對澳門的“愛”,別具特色;《無風……詠》畫面精緻且影像層次分明,以現實與回憶的交織構成一幕年輕人面對城市中人與人關係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欣賞“澳門製造”影片的觀衆於放映後即場投票選出的最受觀衆歡迎奬,經點票由何穎賢與洪應浩導演的《10到 90女流之輩》奪得。
許鞍華等出席頒奬禮
主辦單位昨日下午三時在文化中心貴賓室舉行頒奬禮,許鞍華、周強及廖慶松向各奬項得主頒奬。周強綜合評審意見指,今屆參加競逐的作品涵蓋不同題材及類型,由以往的社會大題目逐步轉往聚焦社會各階層族群,由此見證社會轉變。反映社會問題。作品不乏動畫、劇情短片及紀錄片等,主要焦點仍落於澳門人、澳門事上。短片整體技術水平有所提升,紀錄片題材更多關注本土性,惟動畫片較上屆少。
周強說,雖然作品普遍存有專業性不足、技巧未臻成熟等問題,但題材和叙事上,創作者都有一種原始的直覺和想法,讓人感到真誠,是為最大優點,建議創作人今後多作磨練和實踐。他深信創作上太注重“漂亮的形式”反而危險,應對本土文化與故事的自覺和深度挖掘加以認同,有所堅持。
辦紀錄片專題工作坊
為配合影展,將舉辦“紀錄片專題”工作坊,邀得香港資深影評人家明擔任導師,以四節工作坊深入淺出剖析紀錄片的發展、特色和種類,每節工作坊會先放映一齣世界紀錄片,並安排映後討論。影展活動至本月十一日,期間放映多齣精彩電影。工作坊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每節六十元,各場電影票價為四十元,現於文化中心及各廣星門市發售。詳情瀏覽文化中心網頁(
www.ccm.gov.mo)或致電二八四○·○五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