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淘汰礙青少年成長
【本報消息】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尤以“雙失青年”犯罪值得關注。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認為,失學青少年離開校園後被社會邊緣化,繼而產生偏差行為,與本澳中學階段每年百分之七的淨離校率,以及高等教育階段僅得四成的毛入學率有密切聯繫,反映不少學生未能在適齡階段留校接受正規教育,無助預防及治療青少年偏差行為。
林發欽指出,本澳不少學校的升大率達八成,部分學校甚至高達九成或以上,意味着有八成以上的本澳中學畢業生可升讀大學;然而,以全澳人口比例計算,原來澳門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有四成,換言之,在本澳全體正處於入讀大學的適齡人口(十八至廿一歲)中,僅有四成可接受高等教育。
進一步分析,升大率與毛入學率之間的大幅落差,與非高等教育階段的高淘汰率有密切聯繫。本澳中學階段的學生淨離校率每年高達百分之七,在傳統教育理念下,部分以成績為主導的學校,淘汰成績欠佳、有偏差行為的學生,學校升大率得到保證,但犧牲的卻是被標籤為“壞學生”一群的教育機會。
隨着九十年代末起本澳出生率漸增長,現時各階段的適齡入學需求開始增加,各校勢必為爭取優秀生源各出其謀,“壞學生”或會進一步被列為不受歡迎行列。林發欽擔心,非高等教育階段的淘汰率會因此被推高。
一直以來,為青少年提供有利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校承擔不可或缺的責任,學校為爭取優質生源放棄“壞學生”,抑或以包容的態度將問題學生導向正途,實在值得教育界反思。
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正修訂“偏差行為領域青年服務藍圖”,由側重預防、治療改為關注發展方向,林發欽贊同此舉,就實踐觀察所得,部分被引導參與社會活動、從中發展專長的青少年更易自我成長,即使初期投入程度不高,未能發展成專業特長,但總算在成長階段有所寄託,有助順利過渡青春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