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我們懂得愛嗎?
黃素君
家長們,我們懂得愛嗎?
“忙”、 “茫”、“忘”……
上周六到一所小學主講一個親職敎育的家長講座。說起來有點諷刺,畢竟一個沒有生過孩子的人去講父母與孩子相處之道,好像有一點不自然。所以當受到邀請時,內心確實是有少許掙扎,到底接受還是不接受呢?加上近日工作繁多,實在有些不堪疲憊,心中不禁盤算——“要嘛不接算了!”正想請助理打電話推辭之際,靈巧的小Y(硏究生助理),幽了我一默,說道:“素君,你不是說過,一個好老師(有責任感),不能/應拒絕敎導有心求學的人嗎?”小Y雖然是無心之說,但確一語驚醒夢中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漸漸地會對自己的追求感到迷“茫”,在面對困境和挑戰的時刻,有時甚至 “忘”記了對敎育的信念和堅持。幸好經小Y這樣一提,讓我有機會去檢視生活與價値的問題,同樣,也讓我進一步的思考,敎育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儘管敎育是一項很複雜的工程,但核心的部分離不開愛,可如今,人往往糾纏於日常紛繁瑣碎的小事,而忘掉了愛的初衷和傳遞。這正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家長們,我們懂得愛嗎?
憤怒駕馭了愛
我們經常說,“愛之深,責之切”。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給“責之切”的憤怒情緖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根本已經忘記了“愛”的初衷。舉一個很普遍的例子,就拿孩子因為成績不合格而隱瞞家長的情況來說明。一般父母知道了孩子隱瞞的事情會如何處理呢?離不開兩大“法寳”——“責駡”和“武力解決”。我們或者會理解父母的處理方法,孩子成績不好已是令人氣憤之事,加上“不誠實”的隱瞞行為實在“火上澆油”。往往,成績不合格之事,就在責駡鞭笞和哭聲不絕中落幕。其實大家可以嘗試退一步想,孩子“坦白”又是否會“從寬”呢?可以猜想的,孩子斷不會因為誠實而獲得父母的“褒奬”,但幾乎可以肯定的,孩子卻因為成績差而受到“懲治”。我們需要理解孩子隱瞞事實的原因,諸如:怕父母責備,受皮肉之苦;自知成績不濟是羞愧之事。當中,又以前者居多。無論原因為何,我想問的是,孩子在“隱瞞”與“坦白”之間有分別嗎?孩子的出路可以在哪裡?孩子不誠實固然有不對的地方,然而,為人父母者亦要反思和深究,我們是否經常用責難的方式來傳達愛的訊息呢?當我們懲治孩子時究竟是基於憤怒還是敎導?誠然,很多父母定會說:“當然是敎導啦!你不見我去責駡路上的人?”如果眞的是這樣,那麼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用錯了方法了。“責駡”是破壞關係的一種最直接和具傷害性的方法。親子關係破壞了,要敎導孩子就難上加難了。所以,當下一次,如果孩子成績眞的不濟,我們不妨試試,先把憤怒收起,關切的問問孩子:“爸爸媽媽有甚麼可以幫到你呢?”或許你會有意外的結果呢!
愛的出路……
在我接觸的很多眞實個案中,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是出於愛和關懷。這一點當然是無可質疑的。然而,導致親子關係不良的最大元兇,可能也正是出於愛,是出於父母不懂怎樣去表達愛。以下是一些可能改善和促進親子關係的基本原則:愛需要陪伴、愛需要傾聽、愛需要信任、愛需要寬容、愛需要智慧、愛需要接納。家長們,你們準備好未?
(敎育,怎麼一回事?之六)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