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人口增長分佈對服務需求增
衛生網絡十年分三期完善
【本報消息】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指出,社會不斷發展,人口及分佈將有重大變化。為完備初級衛生保健服務需求,衛生局制訂全澳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十年發展計劃,分設短、中、長期三個階段,按澳門半島、離島各區的發展情況,適時重整、覓地重建或增建衛生中心等,建成一個由十一個衛生中心、兩個衛生站組成的保健網絡,提供更便捷、優質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
二十年後逾八十萬人
鄭成業指出,按統計局《澳門居民人口預測二○○七至二○三一》估計,二○一六年全澳人口約七十萬,二○二一年達七十五萬,二○三一年達八十二萬九千人,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口佔百分之十九。因應政府興建一萬九千個公屋單位,加上舊區重整計劃如火如荼,預計數年後,澳門人口與分佈將出現重大變化。現時衛生中心數目,勢難應付十年後居民對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為籌劃發展初級衛生保健網絡,預留土地興建衛生中心,衛生局制訂未來十年衛生中心分佈整體發展計劃。
計劃根據現時各衛生中心的狀況、各區特點、服務急切性、籌建所需時間、人口預計增長率及分佈等,劃分短、中及長期三個階段進行,期望十年後,建成由十一個衛生中心、兩個衛生站組成的初級衛生保健網絡。衛生中心的設置原則,按照國家衛生部《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所訂,以衛生中心管轄範圍覆蓋三萬至五萬人口,以及步行十五至二十分鐘可達中心為設置原則。
計劃重建舊衛生中心
鄭成業介紹,短期計劃方面,針對澳門半島的海傍衛生中心運作至今達二十年,空間和大部分硬件設備已不勝負荷,為維持中心正常運作,短期內進行一次內部裝修;離島區的氹仔黑橋老人保健站面積狹窄,硬件設施陳舊,滲漏不斷。衛生局已計劃在原址附近另覓較寬敞地方作老人保健站,改善運作條件。路環衛生站為近百年歷史的西式樓宇,近年滲漏嚴重,天花牆身表面剝落,部分電掣滲水,對員工及求診者造成威脅,加上面積細小,暫時的修補工程難徹底解決問題,正籌備原址重建,增加及善用空間,確保服務素質。
中期計劃,因應風順堂衛生中心使用達二十年,面對區內人口持續增加、老齡化及服務需求不斷上升,中心現有設備未能配合發展,故將在下環臨時街市重建風順堂衛生中心,根本解決現有問題,並發展新的服務項目。籌建期間,將租用附近地舖暫時紓緩空間不足問題。此外,北區人口密度高,黑沙環區人口逾十六萬、筷子基人口逾十萬,加上兩區為公屋及舊區重整的重點,人口將進一步增加,計劃在青洲坊地段加入興建衛生中心項目。
按離島人口拓展服務
離島區的中期計劃方面,氹仔人口增長迅速,預計二○一三年人口達十萬人,且集中於大潭山與小潭山之間的平地,除了多個興建中的私人樓宇外,氹仔美副將馬路經屋預期三年內完成,提供至少二千四百個單位,社區可容納五千至一萬人。礙於位處海洋花園的氹仔衛生中心空間不足,難以開展更多服務,故計劃在氹仔美副將馬路TN27興建經屋計劃中,預留地方增建一間衛生中心。
長期計劃方面,預計二○一八年新填海區及新口岸區人口達三至五萬人,研究在新口岸填海區增建一間衛生中心;另計劃原址或覓地重建塔石衛生中心,重新規劃善用中心空間;計劃原址重建筷子基衛生中心;北區再增加一間衛生中心。離島區方面,路環石排灣地段建成公屋,估計可容納數萬人,計劃在石排灣地段增建一間衛生中心。鄭成業指出,通過全澳初級衛生保健網絡的十年發展計劃,預期進一步優化軟硬件、人員的服務素質,滿足社會需求,為居民提供便捷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