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瑞權就托兒政策質詢
【特訊】立法議員麥瑞權表示,近日本地各大報章頭版大字標題報導:「三年入托規劃增逾千名額」,「可憐天下父母心,托兒學額甚難搵」,「家長街頭瞓晒身,風吹雨打亦照等」,「葉炳權夜訪輪候者,增流動廁所,帳篷及鐵馬」。「入托難」弄得社會甚囂塵上,社會各界的批判和建議聲音不絕。
看到這些報導,市民大眾確實很難明白,身處國際大都市,為甚麼回歸十年,大學有十幾間,資源不缺,人均GDP更佔亞洲前列位置,國際地位日漸提升的澳門,時至今日尚有這麼嚴重的嬰幼兒和青少年教育問題出現。尤幸今次政府各跨部門尚算合作,能迅速回應現場輪候市民的環境訴求。當晚社工局長在接獲市民的訴求後立即行動,於凌晨便在有關托兒所門外加設流動廁所、帳篷及鐵馬及派出保安以及要求警員到場維持秩序等,以回應市民的訴求。證明陽光政策確實有效,在緊急應變的處理及執行效率方面的確有所改善。但很多市民都問,引致這次市民飽受風吹雨打,身心俱疲的通宵輪候入托事件,是怎樣引起的呢?托兒學位緊張是否今時今日才突然浮現的嗎?每年統計局均有各式各樣的調查統計,當中包括出生率,甚至詳細分析至每年每月的出生人數都有數據可查,只要上網一查,即可看到近年來因社會的發展,人口和出生率的增幅和變化,既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以制定政府的托兒政策,為甚麼還會出現時下的「托兒荒」?
故他質詢如下:
一、政府事前是否真的沒有估算到托兒所名額不足的嚴重程度?真的不知道社會流傳著的潛規則:「不入托,幼稚園不收」所引致社會的不安的嚴重性嗎?
二、誰憐天下父母心,政府能保證所增的千二托額能有足夠的合資格的專業人士去照顧受托小孩嗎?如何能保證不會再出現目前這樣的隔數天排隊等位的畸型現象?
三、既有統計局每年、每月的統計數據,為甚麼當局還不能審時度勢的制訂有效的托兒政策?政府對這次輪候不到名額的家長,有何機制保證他們的子女能入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