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邀專家評估輕軌方案
【本報消息】議員李從正認為,從近日輕軌路線的爭議,以至投標者提出造價大幅超出預算等方面的延伸思考,輕軌系統影響深遠,政府應結合國情、區情及居民利益,重新檢視方案,包括如何與內地城際軌道接軌、為未來的維修及保養工作留有選擇空間等,勿因前期工作已開展而急於接受不切合澳門實情的項目。建議邀請內地專家再評估技術標準等方面。
憂珠澳輕軌難對接
李從正表示,從構思軌道交通以解決澳門陸路交通擠塞問題開始,政府便成立了專責部門跟進,聘請顧問公司研究本澳輕軌的路線、興建方式、行車物料、輕軌系統選購標準等,並提供意見。整個輕軌項目鋪排出台可從兩個層面看:從行政方面,輕軌的諮詢共有兩期,提供了不同方案思考,相對其他項目諮詢較充足;從顧問公司方面,澳門邀請的外國顧問公司提出採用國際招標,但當中是否已結合《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珠澳同城化、京廣高速等國情、區情概念思考?若珠澳輕軌技術、標準不同,城際輕軌與澳門的對接、本澳軌道系統疏導人流能力等,將成為未來的一大問題。
因應澳門路窄,現時的輕軌方案採用要求較低的膠輪技術,不過有技術專家意見指,膠輪技術逐漸被淘汰,運行時膠輪摩擦產生的氣味,會影響民居。逐漸被淘汰的技術在未來會變成“獨市生意”,在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導致維修及保養費用增加。李從正提醒,往後的技術需要有更新換代的空間,否則日後可能會墮入無底深潭。
造價超預算受質疑
從區域發展看,輕軌跟隨內地的標準,有利未來的軌道銜接。但本澳輕軌方案目前訂定的標準與廣珠城際輕軌的標準相差有多少、技術有何區別等問題,至今仍未清楚,這可能造成未來運作成本、維修成本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投標者提出的造價大幅超出預算,李從正認為難免讓人質疑顧問公司的專業性,否則就是存在“國際圍標”致造價上升的可能,原因是顧問公司訂出的標準是“度身訂做”,能夠符合條件者不多。
除了造價問題,坊間近日就輕軌路線出現爭議。軌道交通對澳門來說是新事物,居民甚至是官員、工程技術人員的認識都不深,未必能全面兼顧,這可以體諒,相信是方案出台時,未有人意識到問題。居民反對,政府不能更改路線的解釋難令居民信服,此時政府就應冷靜下來,暫緩輕軌方案,重新思考。
正視方案存在問題
輕軌項目投資大,影響深遠,如果方案存在問題,就不要讓技術的東西牽着鼻子走,也不應因為定了下來,就忽視潛在的問題及危機,朝錯誤方向工作。政府更應從經濟效益、成本控制、技術標準、居民利益等方面重新評估,相信基於重大利益考慮而調整,居民是能夠理解和接受。
觀乎內地城際輕軌、青藏鐵路、廣武高鐵等項目的成功經驗,李從正建議邀請內地專家結合澳門的國情、區情及居民利益,開展技術標準、路線設計等方面評估,從而為澳門制訂有助長遠發展的輕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