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大三巴次階段考古工作 餘下兩幢公僕宿舍下周清拆
【專訪】為配合下一階段的大三巴考古工作,工務局下周將清拆餘下兩棟公務員宿舍。政府並將因應考古成果制訂大三巴區未來整體規劃。
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旅遊局、文化局和交通事務局組成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於昨日下午三時介紹了「大三巴考古階段性成果」。
跨部門工作小組指出,為了解高園街四幢公務員宿舍所在處(即當年聖保祿學院遺址)的情況。政府於今年三月率先清拆靠近大三巴牌坊兩幢公務員宿舍,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於四月在現場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工作。
考慮到盡快開展下一階段的考古工作對進一步更全面了解,考證聖保祿神學院的原有格局以至整個大三巴區的古跡起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日內會清拆餘下兩間公務員宿舍。
來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代表則於會上介紹了考古情況,據介紹,考古隊自今年四月十日正式展開調查,至今己完成四分之三工作,考古隊在已清拆的兩幢舊公務員宿舍範圍內,目前發掘面積約七百三十五平方米,發現了一塊早於宿舍大樓的土塊地面,南北長一點五米、東西長三點五米,有向另外兩幢宿舍大樓的方向延伸的趨勢。出土遺物有清代至民國初年的瓷片、瓦片、瓦當及鐵砲彈等。
考古隊亦在茨林圍東側一地盤內發現一段古牆體,南北長十五點五米、東西已露出的寬度約一點二七米、高二點四五米。其方向南接大砲台舊城牆,北接茨林圍北邊圍牆。經過局部試掘,牆體構造由至少五層石塊砌成基礎,石塊上鋪上一至兩層包灰青磚,其上再有夯士。夯土層次紋理清晰,每五至十釐米一層。牆體南端出露了一段包青磚的牆壁,牆中夾有黃土,初步研判這段牆體的南側可能為一東西向的通道。
考古隊代表稱,目前發現的古牆體與一七六0年、一八八六年及一九一二年的澳門古地圖描繪的古城牆位置一致,基本已可確認為古牆體的一部分。但它是作為聖保祿神學院外沿的圍牆,還是大砲台北段的澳門古城牆,又或是兩者功能合二為一的結構,仍有待進一步釐清和探討。該牆體在方向上橫跨未清拆的兩幢舊公務員宿舍大樓,而與大砲台的城牆位置連結,因此有需要在另外兩幢大樓地底下展開進一步考古發掘工作,以全面了解牆體遺跡的性質及分佈狀況。
跨部門工作小組方面表示,鑑於位處本澳世遺核心區及文化旅遊中心的大三巴區,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整片景區對周邊以至全澳的文化旅遊景點和經濟均起著輻射及帶動的重要作用。為此,政府規劃部門會因應屆時的考古成果而展開大三巴世遺核心區的整體規劃研究,並以保護及強化歷史文化資產、提升整體環境素質、創造多元產業發展機會的前提下展開相關研究工作,令日後推出的規劃方案能達到縫合歷史環境紋理,豐厚本澳的歷史遺產,彰顯其重要的文化價值外,亦可透過重塑大三巴區旅遊及文化資源,從而達到改善舊區環境,推動區內多元經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