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掌故與鄕土敎育
鄕土敎育的理論總是說,開展鄕土敎育最好從現實生活出發,從身邊事物入手,將學習對象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透過生活學習,在老師的輔導下自我實現知識的建構。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實行起來,到底有哪些鄕土敎育素材可供選擇呢?選好素材又如何開展敎學呢?這是我平時與老師閒聊時最常被問到的議題。
很老套地說,這個問題很易回答,也很難回答。這不是故弄玄虛。易答者,因答案大家都知道,如澳門有特色的鄕土敎育素材有敎堂、廟宇、歷史人物、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遺等;難答者,因為所有列舉的素材,沒有一種是適合所有學生的。例如敎堂和廟宇,對沒有宗敎信仰而又很少觀察文物的學生來說,它們雖然都在社區附近,但仍感陌生,正是“那麼近,卻又那麼遠”。所以,當我們滿心歡喜策劃一個鄕土敎育專題,以為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時,有時卻發現考察大三巴牌坊與到北京參觀故宮,對部分學生來說,經驗沒有兩樣。
我想,街道應該是學生的“最大公倍數”,無論男女,不論年級,無分信仰,學生每天都要行走在社區不同的街道上。而這些每天擦身而過的街巷,只要用心撥開塵封的記憶,竟是那麼別有天地,那麼令人着迷。
澳門現有街道逾1,000條,總長度超過400公里,其中很多有數十年歷史以上,舊城區的街道更動輒就經歷上百年的滄桑。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人逐步定居澳門,聚居成鎭,早期澳門城市的雛形逐漸形成。城鎭的發展,必會伴隨着街道的開拓。澳門作為一個輻射狀擴張發展的城市,早期城市的街道得到較好的保留,並與新街道互相映襯,新舊共存,中西兼融。小城的街道,從名字、文化內涵、歷史遺蹟到規劃設計、建築外觀,無不流露着獨特的個性,異彩紛呈。在過去四個多世紀的歷史歲月裡,不同文化在這方土地上紮根滋長,和而不同。其間的點點滴滴,雖然早就淹沒在塵封的歷史之中,但透過古老的街道,尋訪被人遺忘的角落,我們還是能夠從中追尋到歷史發展的軌跡,重構澳門的過去。
我建議有意推動鄕土專題硏習的老師,可先以“街道”為題,引導學生體察鄕土景觀之美,感受鄕土文化之厚實,再推而廣之引入其它鄕土主題。
街道的地理位置、建置時間、名稱由來、歷史變遷、建築遺產、重大事件、關連名人、歷史圖片等方面,皆可成為考察的內容。一個學生或一組學生考察一條街道,一個班或一個年級就可以合起來考察一個社區;從單一街道,到單一社區,進而擴展至整個澳門,由淺入深,從線到面,層層深入,確實精彩。
有句敎育名言:不是學生沒有才華,而是我們沒有給予學生發揮才華的機會。每次鄕土敎育課程的推行,學生總能給我驚喜——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學生。有興趣的老師不妨一起來嘗試!
林發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