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環保產業大有可為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對澳門的城市發展提出了挑戰,澳門要應對不斷增大的環境壓力,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的目的,就是要創造一個清潔的、無污染的城市宜居環境,同時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澳門有條件、也有能力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
一、相對雄厚的經濟實力
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生態與環保產業涉及範圍廣,固定成本高,建設周期長,需要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後盾。回歸十年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澳門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GDP以年均近15%的罕見幅度快速增長,二○○八年已經達到1,718.7億澳門元,是一九九九年的3倍,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二是二○○八年澳門人均GDP達到3.9萬美元,躍居亞洲第二位;三是特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還富於民,居民存款由一九九九年的843億元上升到了 1,854億元。居民收入提高,一方面可以投資新產業,進一步提高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進行生態和環保方面的消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澳門良好的經濟環境是新型產業萌發並茁壯成長的溫床,而且能夠吸引大批投資者加盟,為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有條件作重大投資
從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來看,生態與環保產業是一種政策導向型的產業模式,需要有充足的政府財政支援。通過分析近年來的公共帳目,可以發現澳門公共財政狀況持續保持盈餘狀態,二○○七年和二○○八年分別達到33.1億美元和31.3億美元。政府手裏有大量的機動資金,從而有能力制訂和實施有效的產業規劃和措施,投資生態與環保領域的重大項目,尤其是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使澳門的生態與環境狀況有了大的改善,為廣大市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亦能取得可觀的長期回報。
二、第三產業份額高
生態與環保產業是當今世界上的一種引領性的產業,致力於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與第三產業具有很多相似特徵,所以在第三產業高度發達的地區發展尤為迅速。澳門本地工業較少,第三產業所佔份額很高。過去十年來,澳門第三產業的份額一直保持在85%以上,二○○二年曾一度高達93%。這一產業結構類似於倫敦、紐約、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的狀況,有利於城市未來產業發展向低碳轉型。
環保經濟利益一致
首先,傳統第三產業與新興的生態與環保產業具有較高的相容性。與第一、第二產業相比較,第三產業能耗更低、污染更小,更符合低碳要求,與生態與環保產業衝突不大,並不妨礙其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主要瞄準工業的高排放、高污染和高能耗,以及脆弱的生態環境,對於傳統第三產業,改造力度相對較小。所以,第三產業所佔份額越高,對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更加便利。其次,傳統的第三產業在行業保障、業務範圍、經營模式、人員構成等方面都與生態與環保產業很相似,能夠較高的互補性。比如,作為第三產業的主體,澳門博彩旅遊業異常發達,來澳旅客以遊玩為主,對澳門的環境品質和生態狀況要求較高。如果澳門污染嚴重、物種稀少、林木退化,對遊客的吸引力就會大大下降,影響博彩旅遊業的收入;相反,如果澳門環境優美、林靑水秀,就會像一顆明珠,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遊客。
促進產業適度多元
當生態環境成為城市新的吸引力之後,博彩旅遊業的業務範圍也會有一定的擴展,比如生態觀光等,也會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最後,澳門產業結構“輕型化”特徵明顯,極具發展低碳經濟的潛力。與發達地區或鄰近城市的資料對比可以發現,澳門由於第三產業份額高,單位GDP能耗更低,便於進行產業轉型,促進澳門產業結構適度多元化,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三)新型生態服務經濟發展空間大
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模式,生態服務經濟是生態與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生態建設提升生態系統的服務品質,為廣大市民(包括遊覽者)提供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潔淨的飮用水等生態產品,滿足城市人口巨大的生態需求。澳門具備發展生態服務經濟的巨大空間。
生態服務呼之欲出
首先,澳門生態需求相當旺盛,生態服務經濟呼之欲出。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二○○八年人口密度增加至每平方公里1.9萬人,是香港的3倍,由於澳門人口大多集中在澳門半島,人口密度可高達每平方公里5萬人。澳門的生態資源很少,且空間分佈不均,多分佈在人口偏少的兩個離島。高強度的人口壓力和緊缺的生態資源狀況,決定了澳門居民旺盛的生態需求。近年來,澳門居民紛紛到珠海和中山購房進行以度假休閒為目的的生態消費也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澳門又具備一定的生態優勢。澳門的自然生態資源主要是重植林和路氹保護區。重植林主要分佈在氹仔和路環,是澳門生態系統的主體,經過多年建設,二○○八年面積達到409.2公頃,佔澳門綠化總面積的61.8%。重植林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有硏究表明,林區內土壤理化性質優良,空氣品質遠遠優於其他區域,是澳門一筆相當可觀的可以自然增値的生態固定資產。路氹保護區是澳門珍貴的物種資源庫,也是國際瀕危物種黑臉琵鷺(Platalea minor)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近年越冬數量均保持在50隻上下,佔全球種群比重2% 以上。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標準,保護區具備成為“國際重要濕地”的潛質。
旅客也是消費群體
如果把澳門與周邊地區聯合起來考慮,澳門生態服務經濟就有充分的條件實現產業化。作為消費方,澳門居民經濟收入較高,使得生態消費成為可能,並有能力保持常態化。作為供給方,以澳門半島為中心,南有路環、西有橫琴、北有珠海和中山,除東面臨海外,其餘三面皆被豐富的生態資源所包圍,形成一個潛在的“環澳生態服務圈”。這種區域性的生態服務和生態消費格局,不僅滿足了澳門居民的生態需求,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指數,也促進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加深了澳門和內地的聯繫。
此外,外來遊客成為澳門生態服務的巨大消費群體。來澳旅客以旅遊、休閒和娛樂為主要目的,這種消費需求必然要求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與之相配套。二○○八年,澳門入境旅客達2,293萬人,是澳門人口的41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有很大的生態服務型消費的潛在需求,是澳門生態服務經濟的主要消費群。
環保基建早有基礎
(四)環保技術國際領先
先進的技術是生態與環保產業的重要支撑。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之所以能在全球低碳經濟浪潮中佔據優勢,主要是因為他們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澳門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吸收和引進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環保技術,具有了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打造低碳城市方面不可多得的優勢。比如,在電力生產方面,澳門擁有先進的複式迴圈燃氣渦輪機技術,把燃氣輪機生產出來的熾熱氣流迴圈再用,使流失能量減至最少,對於煙囪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則採用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極大地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電力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污水處理方面,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厰擁有較先進的二級處理系統和利用斜板沉澱原理的新型沉澱池,氹仔及路環污水處理厰均採用由比利時西格斯公司開發的單池系統把污水在密閉的情況下進行二級處理,並使用生物過濾方式來處理臭氣,確保對環境零污染。廢棄物處理方面,澳門擁有先進的日式垃圾焚化爐,燃燒充分,排放的廢氣遠遠低於歐盟標準和政府規定標準。目前在建的還有城市自動垃圾收集系統,利用眞空吸取的方法,通過設置於地下的專屬管網將廢棄物運送至轉運站作進一步的處理,無污染無噪音。
全球低碳標杆城市
澳門在擁有一批先進環保技術的同時,還通過新興的環保會展業聚集了全球最先進的環保技術資訊。比如,澳門政府於今年四月八日主辦的“二○一○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0 MIECF)就吸引了泛珠三角、歐洲、美洲等1,300多家政府、商會和企業參加,展覽內容包括綠色建築及智慧城市、綜合廢物管理系統、可再生能源、光伏及太陽能、低碳技術、3R綠色品質管制、電動車、電動電單車、去污設備、LED節能燈等多個方面。這些活動為澳門發展生態環保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資訊諮詢系統。
總之,澳門在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方面的優勢明顯。在澳門自身發展需求和全球綠色浪潮所提供的發展契機下,澳門應當以發展生態與環保產業為主要途徑,把澳門打造成為“全球低碳標杆城市”。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硏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