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賭波代價沉重
輔導機構籲嗜賭人士及早求助
【本報消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是矚目盛事,但坊間亦擔心年輕球迷經此一役會演變成“賭波迷”,染癮難戒。聖公會“擇路樂途”問題賭博輔導服務主任李惠華預計,賽事期間,青少年賭波機會上升。根據經驗,礙於不肯 “認衰”及擔心被熟人揭穿,過往年輕人求助戒賭的意識並不高;平均染癮十至十五年、賭到傾家蕩產才想到要“搣癮”,勸喻有關人士及早求助,迷途知返。
越買越大越輸越多
睇波變成賭波,往往因為朋友間“考眼光、考心水”而起。因為賭波的獨贏賠率通常不高,要博取豐厚回報,賭波者通常買 “波膽”(比數)才“有肉食”,因賠率夠吸引;但波膽難中,往往買多中少,有出冇入,越輸越多。為了增加娛樂性和趣味,近年賭波玩法花樣多多,嫌九十分鐘賽事不夠?或賽前來不及投注?可以開波後根據現場賽情買“走地波”,賭哪一方先入波、邊位球員先入波;地下波盤還可以賭某位球星會否出現、以何種打扮出現。總之玩法多變,誓要吸引賭徒為止。眼光好、運氣佳者,會不斷增加賭本繼續“搏殺”;呢鋪輸咗,為求“翻本”當然更要博一博。總之無論輸贏,總有賭下去的理由。
李惠華表示,過去本地人一直被稱讚對賭博有“免疫力”,賭場難見澳門人身影,但經過賭權開放經濟騰飛後,本地人尤其年輕一代對金錢的觀念大大改變,希望“博一博”的病態賭徒數量不少。根據澳大博彩研究所○七年的研究,本澳賭博人士佔整體人口百分之七,較○三年的百分之四迅速增加,時至今日數字或會更高。
求助數字低於實際
“美譽”當前,要病態賭徒主動尋求戒賭服務,須衝破的心理難關非常巨大。曾有接受服務的用家披露拒絕求助的原因,“既然講到人人都有免疫力,我出來承認豈不是講我一個人有問題?”此外,澳門面積狹小,嗜賭者彼此相互認識的機會太高,他們擔心求助期間撞到熟人尷尬,有人因此“縮沙”。李惠華透露,本澳有四個提供戒賭服務的社服機構,去年合共收到的病態賭徒求助數字僅一千二百宗,電話查詢六千多次,求助率遠遠偏低於實際個案,浮現出來只是迷賭的冰山一角。
李惠華強調,根據聖公會接收的求助個案,事主涉賭平均年期高達十至十五年,以卅五歲至四十歲的求助者為多數,可見他們在年少無知或血氣方剛的二十餘歲時已染上賭癮。她曾接觸的事主阿平(化名),求助時才廿八歲,賭波十年期間“贏過、風光過”,但十賭九輸,最後為“撲水”偷盡屋企和舖頭的錢,又要家人“填氹”,十年間,輸掉數十萬。即使主動接受戒賭服務初時仍心癮難耐,手痕心癢要賭波,一年多後才可以反省人生,戒掉賭癮。如此反面的教材,無非想告誡青少年,沉迷“賭波”將付出沉重代價,切勿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