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檢驗結果發現
市售中藥飲片劣質多無藥效
【本報消息】港澳地區中醫中藥有深厚的民間使用基礎,本澳當前流通的中藥材飲片大部分來自內地,內地藥材市場充斥低劣藥材,澳門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所對本地區十種常用商品中藥飲片進行了品質檢驗研究,供相關監管部門、中醫藥業界及大衆參考。有關檢驗結果發現,大部分樣品指標成份含量低於《中國藥典》規定、用硫熏蒸加工的藥材活性成份被破壞、部分藥材品種標註混亂、部分藥材摻有大量雜質,這些劣質藥材基本上不具藥效、療效,更可能延誤病情,危及病者。
指標成份含量低
科大澳門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所對大部分購自本澳及部分購自廣州的市售中藥材飲片,包括白芷、白芍、丹參、蒼朮、黃芪、黃連、野菊花、菊、五味子、海金沙等十種常用的商品中藥飲片進行品質檢驗,檢驗標準除按現行版《中國藥典》,還運用了“中藥品質評價C+C+D可持續及可外延技術資訊平台示範研究”項目中的色譜指紋圖譜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品質評價。
檢驗結果發現,大部分樣品如白芷、白芍、丹參、蒼朮、黃芪、野菊花、五味子的指標成份含量測定結果低於中國藥典規定,除藥材種植、採收等因素令藥材本身品質較差外,飲片加工及炮製方法不當或缺乏規範管理也是主要原因。如丹參所有樣品的丹參酮 IIA遠低於藥典規定,發汗處理後的曬乾品、切面呈黑色的樣品,丹參酚酸B含量不符合中國藥典規定,屬不合格品。
與正品明顯差別
研究指出,硫磺熏蒸乾燥藥材是當前許多根類藥材採收後乾燥加工的常用工藝,但硫熏對藥材有效成份的破壞卻被人們忽視。白芷及白芍的檢測結果證明因硫熏造成品質明顯下降,白芷的歐前胡素和異歐前胡素硫熏後降低了六成以上;白芍的芍藥苷含量僅為藥典規定限度的百分之十三至六十三。另發現,市場商品發現有的商品標註混亂,如標註為北五味子,檢測結果卻為南五味子;野菊花有清熱解毒作用,但因野生資源短缺,商品往往以幼小的小黃菊花蕾冒充,不能發揮野菊的功效。
檢測亦發現,海金沙摻雜有大量的泥砂,酸不溶灰分比規定限度超出一倍以上;五味子乙醇提取溶液顏色呈桃紅色,與正品有明顯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