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品下月樣樣「加」
【專訪】在政府和商界分就本澳通脹事講政策和意見的同時,有消費行業和食肆已明言七月一日起調整價格。預期今年下半年度起,本地通脹勢可達到或更接近百分之三的政府施行可緩助受影響人士臨時措施的水平。
中區有食肆已張貼出告顧客書,指「基於物價上脹。七月一日起,部份食品價格上調,情非得已,請諒。」有電腦電子器材商指明,因為內地台灣的器材來貨價格貴了半成有多,下季要加價。
大米因泰國失收,已潛在再加價危機,六種石油產品已於本月二十五日起調價。統計暨普查局最新的資料顯示,五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升了百分之二點七六。汽油、服裝、鮮魚、海產、蔬菜、交通無一不貴了多少。
日日有暴雨、二十二個省市水災持續、供澳魚類、蔬果、副食品的鄰近省市亦不例外受淹,來貨貴昂可以預期。不過,有市民說、街市餸菜貴已非只是受雨災影響,而是「大家一齊起價」,加了價後絕不會降低,十五元至十七元一斤菜心,只有越賣越貴。豬牛雞等肉類售價比年初時又起了多少。
要加價,理由可以有十多個。租貴、人工貴、來貨貴、新勞工法要補薪補假給員工、大雨「打爛哂」瓜果蔬菜等。加上年中香港幾個名人食家來澳門攪了一輪的宣傳推廣,將半個市場炒起,當然又是起了價不會回落。有市民說,目前環境是配合政府的紓緩通脹措施,既然政府準備了再派錢及加料有臨時措施,不若大家催谷一下達到百分之三的指數,方便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