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措施減輕居民通脹壓力具預見性
議員促擴貨源保物價穩定
【本報消息】政府昨提前推出紓緩弱勢群體通脹壓力的措施,多位議員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措施具預見性。但認為,除了短期措施,政府更應有長遠對策,建議透過“出招”遏抑樓市炒風,促使租金放緩或下調;擴貨源渠道保持貨品價格穩定,同時要加強監督防壟斷經營等,減輕居民面對通脹的壓力。
李從正認為,隨着人民幣升值,加上本澳輸入性通脹情況有上升趨勢,通脹率上月已超過二點七,雖未到政府承諾“出手”的情況,但政府已提前針對弱勢群體需求推出措施,做法具預見性。但除了弱勢群體,政府亦應出台措施遏抑樓市炒風,促使租金放緩或下調,以紓緩一般居民的住屋支出負擔,減輕通脹為居民帶來的經濟壓力。
何潤生認同政府針對弱勢群體提前“出手”的做法,認為以早前的通脹數字推斷,預計通脹率達到三的情況已很接近。他認為政府也應考慮到季度收入於一萬二千元或以下的低收入人士情況。
除了弱勢群體,政府過去亦先後推出短期措施,緩解居民通脹壓力,如電費補貼、公交車資津貼等。何潤生認為,政府在面對通脹時推出短期措施外,更應從各方面入手,制訂長遠的對策,不能只依靠補貼了事。如本澳的糧油食品主要從內地入口,但內地近來因受天災影響,亦面臨農產品失收等問題。供求關係會影響貨品供給價格,故建議政府未雨綢繆,擴大貨源渠道,增加貨品供應澳門市場,從而確保澳門市場的價格相對穩定。同時應加強監督市場,保持澳門健康競爭環境,打擊不合理加價現象,防止壟斷經營。
此外,住屋支出是不少居民的一大開支,尤其是近年本澳房租大幅上升,使不少家庭面對承受着租金壓力,建議政府出招促使租金向健康方向發展,減低居民負擔。
陳美儀亦指出,要有效紓緩通脹壓力,單靠短期措施及資金上的援助,無法應對長期的通脹問題,認為政府應從提升居民應對通脹的能力方面思考,並建議提升養老金金額,協助長者解決住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