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
陳傑榮
開創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鮮有敗績的原因,在於其超前及破舊立新的用人觀念。不論門第唯才是舉,其用人的特點包括:1.不排資輩,大膽提拔。能在十年內由普通軍官於卅五歲登至帝位,他深深體會才志不在年長;2.用人之長,容人之短。他的參謀長有很多缺點,但對最複雜的部隊調動很內行,拿破崙認為這一優點足以彌補他所有缺點;3.寬容大度,不計前嫌。酷愛人才的拿破崙做到“皇帝肚裡能撑船”,雖曾被茹當和卡爾諾普激烈反對,他最後卻任命前者指揮駐意大利法軍及任命後者為內務大臣,更將原波蘭集團軍司令升為元帥。4.看重軍功,不吝奬賞。
以史為鑑
我國古代也有不少帝王用人術可供企業參考。如,王安石在《才論》中說:失去人才,國家就要受辱。當劉邦及唐太宗等決心治理好天下時,多謀敢諫的人才不斷投奔他。這些人才,當好才君主沒出來時,他們不會被發現。當今最憂慮的是上層人物不重用人才。
《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問其大臣自己的才能不及古人,功績比他們大的原因,衆臣說因他的功德比天高。但唐太宗認為主因古帝王妒忌才能勝過自己的人,而他視之為己有。古帝王明殺暗害正直之士,自己則從未黜責過這類人。在蜀國,諸葛亮雖提出德、才、學、識、能、忠、義、信八個用人標準,但沒有從制度上落實,無視經濟已由小農經濟向豪族經濟發展的現實,也無視益州土著的巨大實力與潛力,未能為其仕途打開途徑。結果,在遭遇外敵入侵時,土著坐山觀虎鬥而不支援,以至“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人才為本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認為: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麥肯錫前執行董事羅恩·丹尼爾(Ron Daniel)則認為,真正的競爭不在於爭取客戶,而是網羅人才。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更認為,企業即是人,因為人是最大的資產,所以造人先於造物。微軟公司總裁史蒂夫·鮑爾默 (Steve Ballmer)更將用人放在第一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則說:“把我們頂尖的20個人才挖走,微軟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
一般來說,有很突出強項的人才,其弱項也較突出。若行政管理者求全責備而棄之不用,就會像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的克雷洛夫所言:“一個人因怕剃刀鋒利而棄之,改用很鈍的鐮刀刮鬍子,不僅沒刮乾淨,還刮得滿臉是血。不少人不敢用真正有價值的人,光搜集一幫無用的糊塗蟲。”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認為:用人不在於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於發揮長處。事實上,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說:“我這一生的最大貢獻在於我不斷地發現比我強的人,並予重用。”同樣,英代爾的領導說: “我們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人才,他們比絕大多數首席執行官都要優秀。”
不用奴才
像唐太宗一樣,有“史上最偉大的資本家”之稱的前IBM總裁小湯瑪斯·沃森(Thomas Watson)用人的特點是“用人才不用奴才”,他提拔自己不喜歡但有真才實學的人。他說:“我總是毫不猶豫地提拔我不喜歡的人。那種討人喜歡的助手,喜歡與你一道外出釣魚的好友,則是管理中的陷阱。相反,我總是尋找精明能幹、愛挑毛病、語言尖刻、幾乎令人生厭的人,他們能對你推心置腹。如果你能把這些人安排在你周圍工作,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那麼,你能取得的成就將是無限的。”
當然,要達致這樣的用人層次,需要的已不只是行政管理者的管理技巧或遠見卓識,而是需要一種管理境界。管理技巧可透過接受培育而得、遠見卓識可在前者的基礎上,不斷總結自己及別人豐富及廣博的成功失敗的歷練而得。唯管理的境界需要透過不斷的修為才有可能(或永不能)達致,這可說是一種不平凡的管理要求。然而,能達至這樣境界的管理者,會有不平凡的成就。
陳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