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當局做法擠牙膏帶居民遊花園
議員:經屋先定位後訂價
經屋訂價牽動萬千居民的神經,最新發展是出了一千一百元的參考呎價,引發不少議論:有否推算公式?公式包括甚麼元素?評估區份、樓層、座向、景觀是否具可操作性?立法議員麥瑞權指當局“冇底”、在“擠牙膏”。經屋訂價應先定位,綜合考慮宏觀經濟、人口政策等,規劃未來的房屋政策,讓居民看到前景,訂價才有意義。
經屋訂價一波幾折,先有傳價格高達一百萬元,後有地產業人士提出經屋訂價應按若干比例與市場掛鈎,惹來衆多不滿。經社會及經屋委員會討論後,經屋訂價已基本與市場 “脫鈎”,當局傾向以居民購買力為訂價的主要考慮因素。
多因素決定需求訂價
麥瑞權表示,政府未清晰經屋的定義、定位及針對對象,不知道居民所需,也不清楚建經屋的目標何在?經屋訂價前先要定位,後才能確定結構、材料等建築成本,加上電梯等裝修、設施成本,價錢 “好實在”。當局不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帶居民“遊花園”。訂價前應綜合考慮產業結構、就業環境等宏觀經濟發展,也要按照人口政策及城市規劃,向居民清楚交代未來的房屋政策,每一區的供應量,更甚者如石排灣、新填海城區的公屋數量、佈局及具體設施,上述因素對經屋需求,以至訂價均有決定性影響,絕不能閉門造車。
當局上周以月入九千一百元的二人家團、實用面積約四百平方呎的經屋單位、七成銀行按揭、供款期二十年、百分之五年利率、供樓開支佔家團收入三成為例推算,新經屋的可參考售價為每平方呎建築面積一千一百元。房屋局更強調,按家團購買力推算,經屋訂價僅屬參考價,售價仍需參考經屋所處地區、樓層、景觀及其他特殊因素相應調節。
行政成本高公平成疑
按當局的初步設計,意味着同一單位,面對不同申請家團的售價不同,易衍生不公平情況。如經濟能力稍差的家團,有機會以較低的價錢購入“優質”單位,經濟能力稍好的家團則可能用較貴的價錢購入質素較低的單位;另一方面鼓勵弄虛作假。再者,地區、樓層、座向、景觀等牽涉“質素”問題,帶相當的主觀成份,其操作、公平性成疑,必須有非常具體的指引或規定配合,行政成本必高。麥瑞權建議當局應先計算“基數”,地區、景觀等不需急於討論。有了基本價格,日後市場會很清晰的根據規律,自行訂價,政府不用“鎖死自己”。
本報記者 甄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