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兩岸教育網絡直通
【本報記者廣州十三日專電】二○一○年海峽兩岸四地高校網絡業務互通及信息化研討會今天在廣州舉行,澳門大學、理工學院代表專程赴穗參加。兩岸四地高校專家、學者呼籲,在兩岸“三通”的基礎上,實現教育網絡的直通。
兩岸高校探網絡直通
大會今天上午假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中心酒店舉行,來自內地、香港、澳門、台灣超過五十所高校的逾百名專家學者和學術機構及企業代表出席。澳門大學技術暨用戶支持處處長柯潔紅、理工學院資訊中心主任陳輝民等專程赴穗參加。
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陸以勤表示,目前中國教科網CERNET,是第一個覆蓋中國內地的IP互聯網,也是唯一的全國學術性網絡;覆蓋台灣地區的高校網絡TANET,以及覆蓋香港地區的高校網絡HARNET也已完善建立。各地域高校內的網絡是直接連通,但各地域之間特別是內地和台灣高校之間的連通卻往往通過公共網絡轉來實現。
各地域的網絡好比各城市的道路,現在兩岸之間的網絡狀態就像兩個城市的沒有直通的高速公路,城市之間的聯繫只能借助縱橫交錯的馬路連通,或通過架有高速公路的其他城市繞道行駛。
通過中轉實現的網絡連通不僅不能像直通那樣有效地實現面向業務的帶寬控制,而且一些高校之間應有的資源共享和遠程應用服務都難以實現。
澳校未建全澳高教網
澳門代表陳輝民發言時表示,澳門目前有十所高等教育機構,兩所研究機構。現時,澳門高校的教育網絡均由各校獨立建設及管理,通過網絡供應商線路連接,未建立覆蓋全澳的高教互聯網。
理工學院二 ○○三年建立EMC儲存區域網絡,伺服器資料及重要數據通過使用MirrorView進行遠端數據複製至另一儲存區網絡。今年二月建立全新IBM網絡接入存儲,教職員可享十GB的網絡儲存空間,學生可享五GB的網絡儲存空間;用戶可透過校園網絡、無線網絡或SSLVPN遠端進行存取。計劃今個暑假期間更新電郵系統,預計提供最少每人一GB的電郵儲存空間。
他表示,虛擬化技術是未來本澳校園網發展方向,包括虛擬伺服器、專用網絡,及桌面虛擬化。其中通過虛擬專用網絡VAN,實現校外連接,讓學生隨時隨地有在校的感覺。
柯潔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澳大橫琴新校區正在緊張設計中,希望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高校開展廣泛合作,校園網絡方面將致力率先與中國教科網CERNET和高校網絡HARNET實現直通。
網管差異化制約直通
清華大學教授李星表示,兩岸四地若能在身份認證和IP限制等方面達成一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資源共享,廣大師生足不出校就可盡享豐富的教育和科研資源,必將成為兩岸四地高校的最大福音。
香港嶺南大學專家胡錦明表示,目前在基礎教育方面,內地和香港已展開這方面的嘗試,香港中文大學在內地開展的教研項目“視像中國”,就是通過網絡直通在香港、南海、深圳、寧波、上海等地的中小學開展教育資源共享、名師遠程援課、遠程辯論比賽、同課異構等教學和文化活動。兩岸四地高校之間實現網絡直通的“第四通”,意義和影響就會更大。
台灣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長何榮桂表示,目前台灣高校與內地、港澳高校網絡在互聯網上已能連接,今後主要是進一步實現資源分享。不過他指出,制約兩岸四地高校網絡直通的關鍵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政府對網絡管制的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