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當手信
紀念品店銷澳門特色本土文化
近日大三巴附近有一澳門原創的生活用品、旅遊紀念品店,店舖行政總裁林子恩期望大衆從產品中認識澳門,向世界宣傳本地文化。認為澳門已具備足夠實力發展文化事業,如果在旅遊區的政府物業,能以優惠價格租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店舖,相信澳門藝術事業將更上一層樓。
林子恩和其弟去年六月籌備開設澳門佳作,近日正式開幕,店內售賣衣服、杯、錢包、明信片等生活用品和旅遊用品。林子恩表示,店舖協助藝術作品轉化為商品,收集了本地藝術家日常的原創成熟作品,有潛力的就將之製成產品出售。每件產品均標明藝術家個人資料。產品成功售出,才付給藝術家一定的費用。身為設計師的林子恩,為店舖量身度做一系列具澳門特色的明信片,也寄賣如貓空間的產品。他歡迎機構把產品放在店內寄賣,亦願意為未有頭緒的藝術家提供溝通平台。
文化交融孵優秀創意
一般專程前往藝術館參觀的遊客不多,選址在人流較旺的大三巴附近,希望吸引遊客“進場”。店內產品不單是藝術館能看到的東西,也是具文化創意的生活用品。如畫作利用另一種演繹方法,可變成日常能穿的衣服。在整個籌備過程當中,最大困難就是尋找生產商,因很多生產商只接大數量的訂單,該店所落的單量少,找生產商不易。
提及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他笑言希望“好快開分店”,並提出一個有趣說法:“你製造的漢堡包可以比麥當奴好吃,但銷量絕對比不上它。”只有開設更多店舖,才能將商品帶給更多人。他期望旅客對手信的選擇除杏仁餅外,也可以是具澳門特色的藝術生活用品。
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背景“生產”出不少優秀藝術家。林子恩表示,不少顧客驚訝“澳門人作品水平之高”,又言“暫時未見有同類店舖”等反應。現在與政府部門接洽,希望爭取可為致送外賓禮品的生產商。九月該店將開通網上購物,希望將產品帶到更遠,有助推動文化創意產業。
澳大實習生 馬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