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空間手作點亮新橋
澳門城市空間的多樣性,可以見諸一些無法預期的細節上,例如一場突然而來的大雨,大三巴前的旅客急忙走避,同一團隊的人,有可能一批走到聖保祿敎堂的遺址裡,另一批卻站在哪吒廟的屋簷下避雨,同一場雨,同一批旅客,卻在一瞬間走進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如果建築上的中
與西、現代與古典的交錯,可以凸顯城市空間的多樣性,那麼分佈在新城或舊區、官方或民間、大型或迷你的藝文空間,就是澳門城市文化多樣性的具體呈現。窮空間,就是澳門近年多個民間自發成立的藝文空間之一。
充滿歷史的“後台”
窮空間於二〇〇七年三月開幕,以“因為窮,所以創造”為理念,出售具本土氣息的手作精品,舉行小型展覽、小劇場演出,今年更設立了澳門首個向公衆開放的“劇場圖書室”,可說是個超迷你的、“複合式”的藝文空間。開幕三年來,成為不少藝文工作者的聚腳點,也是很多年輕藝術愛好者首次發表劇場演出、裝置藝術或攝影作品的實驗場,跟其他大型的展演場地形成互補作用。加上它除了展演之外,門面是一家手作店,售賣各種一件都不能多,件件款式獨一無二,又具本土氣息的手作精品,於是,又吸引了很多藝術界以外的年輕人與旅客的到來。
從種種調查所見,澳門的窮人好像愈來愈少了,這個“空間”卻自稱“窮”,明言了它總身處主流的另一面的生存模式與生活態度,就像窮空間自身座落的位置,正正就在旅客不斷的大三巴背後的舊區街巷。
一般旅客就像劇場的觀衆,大多只會看舞台上的表演,與之相反的是喜歡自助旅遊的一群,總是喜歡深入“後台”,了解演出背後的日常運作。窮空間在生活氣息濃厚的新橋舊區,附近是蓮溪廟、蓮溪市集、永樂大戲院,再多走幾步還有石敢當行台等文物建築。這是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最富生活氣息,卻又充滿歷史感的後台之一。
街坊街里與藝術家
來到新橋已三年,窮空間有沒有想過要將藝術、創意與這個舊區結合起來?對此,負責窮空間節目策劃的阿忠有他一套的看法:“藝術與社區的關係,不是我有甚麼了不起的東西要送給你,而是應該將藝術與生活拉在一起;藝術家要自己體驗這個社區的生活模式,像這個社區的人一樣與這個社區平等地對話;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總會有他自己的獨特性,與其他人的想法有不一樣的地方,可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大致相同的,例如吃飯、剪髮、到士多或超市購買日常用品等,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所需。”
於是,窮空間的活動,都盡可能在這個區內取得所需,例如展覽、演出時需要的製作材料、道具等,都盡量在社區內購買,甚至在垃圾站旁邊撿回來,做活動時的外賣飯盒或活動後慶功宴等,一般選在同一區的飯店,甚至各人“專用”的理髮店就在窮空間的旁邊。起初,街坊見這小巷裡出現了一間叫“窮”的小店,總覺得古古怪怪的,可是日子久了,透過像本區人一樣的消費活動,大家也漸漸見怪不怪,甚至有旅客問路時,沒進過窮空間看展覽或表演的街坊都會說:“窮空間?大概就是這條街那家吧。”對了,藝術家也是社區裡的一個普通人。
重新發現新橋老區
在進駐這個舊區後,窮空間也實在默默地做了些跟“社區”有關的工作,在他們的宣傳小冊子裡,除了向大衆作自我介紹外,還花了更大的篇幅去介紹新橋區的名稱由來和歷史背景,又自製了窮空間周邊的地圖,地圖上標出周邊地區的世遺景點、藝文空間、二手市集和食店等,來買東西、看展覽的旅客,很多時也會依照這個自製的地圖在新橋區尋寳去。
去年四月,澳門城市藝穗節裡就有一個戲劇和尋寳遊戲結合的演出在窮空間上演,演出中向觀衆訴說了新橋區和區內一些街道的名稱(如渡船街、蓮溪廟等)的歷史由來,還發給觀衆一份問題紙,觀衆要一邊在區內的街巷裡遊走,一邊觀察四周景物,以回答相關問題;對很多參與的觀衆而言,鑽進這些小巷,就像進入一個從未認識的澳門,是一次對新橋,以至澳門本土文化的“重新發現”。
迷路之後的新視野
問到旣搞藝術創作又賣手作的窮空間,算不算文化創意產業?他們的回答是“我們不懂得甚麼是文化創意產業,但創意肯定是有價値的,但文化產品跟其他商品的分別,在於它背後蘊藏的理念和訊息。”窮空間裡有一個系列的產品名為“Macau 1862”,這系列以澳門1863年首次塡海造地前的地圖為圖案,製作人小寧希望透過這系列產品,讓顧客(主要是外地旅客)認識澳門的本土歷史,“澳門很多地名都有‘蓮’字,就是與這時期的地圖形狀有關。”認識歷史,就像認識自己名字的由來一樣,不單是懷舊,也是從過去與現在的聯繫中,找到繼續向前的支持與座標。
聽說,由於窮空間並非在顯眼的大街上,很多旅客慕名而至,卻在橫街裡迷了一大段路才能到達。北京大學副敎授王昀說,“迷路”就會產生“有違預期”的新感受和新視野,無形中加增了城市空間的“豐富性、新鮮感和生命力”。這麼看來,這空間雖然“窮”,卻也是豐富的。
窮空間Poor Space
地址:澳門亞美打街3A信興大廈地下
網頁:http://poorspace.wordpress.com
文、圖: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