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匯網絡」辦論壇討論《公職法援》法案 認主動撤回亦屬恰當
【專訪】「澳門思匯網絡」研究總監陳卓華表示,政府應慎重考慮社會對《因執行公共職務的司法援助》法案的輿論和意見,就算主動撤回法案,也是恰當的做法。
「澳門思匯網絡」昨日下午假綠楊休憩區,就近期社會焦點舉行因執行公職的司法援助問題。
陳卓華表示,公務員,尤其前線公務員,在工作時受到恐嚇,人生安全受到威脅等,現時已有法律作出保護,因此,有關新法案讓公眾覺得多此一舉,引伸整個司法制度不平等情況,希望政府重新檢討立法的迫切性。慎重考慮社會輿論和意見,就算政府主動撤回法案,也是恰當的做法。並希望政府能吸取經驗,今後草擬法案時,做好諮詢等相關工作。
議政新秀代表孔祥騫表示,站在思匯網路的立場,公職法援法案所提供的保障的確可提高公務員整體士氣,但政府必須考慮以下四點。第一,公職法援法案會否與司法援助機制重疊,若會,政府能否修改法案或機制,或直接於原有機制加入保障前線公務員之元素?第二,民間傳言政府推出此法實為即將推出的〈控煙法〉鋪路,如是者,何不參考香港現行做法。第三,法案中即是市民最關心的一些有關侵害「自由」、「名譽」等抽象概念有否可以釐清,如否,可否刪除,這個先天性缺憾將會成為大眾市民的心理障礙,而且既然司長強調法意在幫前線,那法案的對象範圍是否可以收窄,因這些都能釋除市民對言論自由的憂慮。第四,政府的官司由政府批示,但用納稅人的錢來告納稅人,而納稅人卻沒有同等福利,是否違反公平性原則?另外,此法案引申很多延伸性問題,如澳門司法過程已經十分緩慢的,法援更令司法步伐沉重。還有,法援律師的待遇是否亦應得到保障?而且說行政長官批示所有法援案件的講法,是否實際?希望政府在制訂法案同時,廣納意見,思考推出法案後的各個可能性,並對澳門各方面軟硬件作出配套,方能達到政府及大眾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