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冀增教師委員比例
倡以個人身份角逐非高等教委會席位
【本報消息】對於政府公佈成立非高等教育委員會,成員架構將包括教育領域專家及前線教師,教育界對此表示歡迎。有資深教師指,過往教委會工作欠公開透明,上傳下達渠道不暢,讓部分前線教師產生 “教委會以學校高層利益為依歸”的錯覺;對新成立的非高等教委會抱熱切期望,期望它能真正反映教師意見。建議拓寬准入委員會的途徑,讓教師自由角逐。
倡增專業人士數量
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肯定在非高等教委會成員架構中,增加教育專業人士的發展方向。指政府曾於一年多前表示,將修訂教委會的人員組成及運作模式,希望增加教師代表在委員會中的席位。早前中華教育會應政府要求,與天主教學校聯會分別於內部各推選一名教師代表進入委員會內,估計新架構中至少有兩名教師代表。
但根據政府一年多前透露,新成立的非高等教委會中將有四名教師代表,何少金認為從政府現時公佈的新架構基本構成中,反映不出教師代表的比例,建議政府增加委員會中教育專業人士的數量,以解決前線教師反映發聲渠道不足,及未被關顧的現狀。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認為,原教委會的諮詢功能集中於非高等教育領域,相信新成立的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可更專注限定領域。指成員架構除去五名當然委員及最多十四人的社團代表外,另外最多十一名的社會各界人士包括社會功績人士、教育範疇的專家、校長、學校管理層及教師,但相信有不少校長、學校管理層透過社團代表身份進入委員會,在十一人的成員名單中,前線教師的份額應適當增加。建議新成立的非高等教育委會員能增加專業界別力量,適量加入一至兩名從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人員,強化教委會的專業性。
冀委員會增透明度
有受訪的資深教師贊成將前線教師的聲音帶進政府的諮詢組織中,讓教師第一時間了解並反映意見,期望新成立的委員會將焦點置於地區性長遠發展的教育政策上,多以前瞻、宏觀的高度作通盤考慮,取消過往將討論要點過多集中於教育行政決策。認為教委會任命成員應有時限性,希望能收集到更多元的聲音,讓教師認同出任人具代表性。
他指不少前線教師過往對原教委會的作用不清晰,認為“開會多,建樹少”,形成委員會偏袒學校或高層行政利益的錯覺。建議新委員會增加透明度,或讓有興趣建言的教師以個人身份角逐席位,讓前線教師選出自己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