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acauobserver.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25%3A2010-05-08-16-01-20&catid=359%3Asocial&Itemid=60政府填海宣傳當諮詢 教區率領教友齊討論
期554 - 01/08/2010 - 社會
作者是 鍾子祺
特區政府就新填海計劃展開為期兩個月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已進行了一半,但至目前為止,當局所公佈的「規劃」資料,都是流於口號式的、從教科書照抄出來的動聽文字,真正具爭議性和有討論價值的議題則乏善可陳。
就是次諮詢,澳門教區於本月廿四日在主教府舉行「意見徵集聚會」,邀請一些教友發表意見。本文試綜合當日「徵集會」收到的意見,旨在拋磚引玉,希望教友和讀者們對問題加以思考討論,並歡迎提出意見#,借此擴大徵集面。
根據新填海規劃工作小組公佈資料,預計新填海總面積 (即ABCDE區總和) 將達350公頃 (約現時澳門半島面積的三份之一或澳門總體面積的八份之一)。填海《規劃》以城巿發展為主要挑戰,以落實《珠三角發展綱要》為主要目標。細閱諮詢資料,具體內容寥寥可數,除了「不發展博彩業」和「綠地、廣場、道路、公用設施等用地不少於五成」,其餘內容都是空泛非常的描述,如ABCDE區都將被發展成為「商住社區」,你同意嗎?。諮詢內容不乏「宜居、綠色、集約」等概括詞彙,亦充斥著「優化、提升、完善」等巿民已聽膩的空話。即使這是第一階段的諮詢,政府亦須將具體的、需要巿民取捨的重大問題 (如填海與水浸的關係) 帶出來,而不只是呈現為政者的美麗願景,向巿民問一些不能置否的問題。宣傳不等同諮詢,諮詢不能代替民主。
對此,在教區舉辦的「意見徵集會」內,約有二十名教友及神長先後發言,對填海《規劃》提出質疑。有教友提出可能是最根本的問題:「是不是中央批了就一定要填?是不是一填就一定要全部都填?不填或少填會有哪些好處?」
「八十後」教友就土地資源和樓價的關係提問:「廣大巿民現在最關心的,是樓價升幅跑贏收入幾條街的問題。照道理,填海增加土地應可紓緩問題,但回歸十年歷史告訴我們,低地價政策並未有轉化成合理樓價,如果現在不先釐清誰有權擁有和發展土地,豈不重演『我?填海、佢?賣樓、我?供到嘔』的鬧劇?」
一位較有心思和對規劃內容有深入研究的教友就將產業多元化和人口老化問題掛?起來,提出一個正面的建議:「九十後的澳門人將是高學歷的一代,他們需要的是高創造價值的服務業。同時,可以預見澳門的人口老化問題將變得更嚴重。因此,我們可考慮利用新填海土地建設退休及老年人士社區,併發展高質素的社區服務產業,這樣既可幫助解決澳門產業單一化問題,亦可將澳門變成更關愛老人家的地方。」
部分與會者則關注教育及神修等元素,認為新的土地能給予本地中小學校提升硬件質素的機遇,甚至應有新的教堂,以進一步發展福傳及牧民工作。有教友建議:「既然我們銳意成為國際城巿,就應在新社區提供足夠空間,讓不同宗教、教派、種族和語言的人分享和學習彼此的靈修生活,學習和諧共處。」誠然,若澳門仍視自己為有能力啓迪內地弟兄姊妹的一員,便應在宗教共融下工夫,以活出其「示範」作用。
但是,在爭取福傳機會的同時,有神長亦告誡教會不可能亦不應該只顧費心思爭取土地建教堂、建學校,而變成另一個「利益團體」,反之,教會應該為所有人,特別是弱小的一群發聲。有教友亦附和道:「教會的主要任務是福傳。我們如何在新城區福傳?我們如何透過討論新城區的規劃傳福音?」
最後,有教友關注規劃的法律效力,擔心在法治基礎薄弱的現狀下,一切的集體規劃心思將敵不過未來高官一紙批示:「倘將來政府不按我們現在費煞思量定下來有關高度、密度和用途等用地規定而作出違反用地原則的批示,我們的下一代將可如何申訴?我們有沒有給予他們有效的法律工具提出申訴?當另一個新葡京在ABCDE區落戶時,他們可以控告特首違規批示嗎?」有法律界專家指出,違規建築的確可以再發生,「批示」的確可以凌駕一切「限制」,因為法例明確給予行政當局該等權力,而這些條例亦不是澳門獨有的。那麼,為何這等權力在其他地方不會被濫用?因為有選舉:當執政者濫用這些例外設置時,人民可以不再選他和他的政黨。
一石激起千層浪 — 更何況是填海建地350公頃!土地從來都與金錢和權力緊密掛在一起,「純土地」的諮詢恐怕只會掩蓋真實的問題。雖然我們未能為所有問題提供答案,但這裡帶出了若干論點供討論。如果大家希望下一代對澳門有歸屬感,就不能對他們「無家可歸、無居可屬」的厄運坐視不理。一如上海人慨嘆道:「老外住內環,老闆住中環,老百姓住外環!」,若澳門人不想步其他大城巿後塵,人為城而生,而非城為人所建,大家就應盡一己之力,為公義有所堅持。
教區神長今次舉辦「意見徵集會」,雖然所牽涉的仍然只是一少撮被邀請的教友,但相比起「不需諮詢的」代表性,顯然是一大進步。這正好讓大家思考如何在政經領域活出我們的神修,而不是將神修看成只是生活的「另一領域」。期盼教會繼續朝這方向前進,實現澳門成聖的使命。
#歡迎回覆
observer.m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