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團體促增青少年活動設施
【本報消息】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與社會環境有密切關係,社區缺乏供青少年進行各類文娛康體活動及開展青少年多元服務,不僅影響青少年的休閒活動習慣,更會扼殺他們發揮潛能和創意的空間。鑒於本澳青少年活動空間狹窄、各類社會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及難以拓展多元化青少年服務,街總青委及學聯促政府增加資源,主動規劃具前瞻性的青年服務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政策,因應各區人口分佈比例,適當增設青少年活動及服務設施,為青少年的全面、茁壯成長創設健康有利的環境。
潮流文化活動欠場地
街總青委主任羅玉昆、學聯理事長翁少鴻及多名青委反映,跳街舞、玩電動模型和滑板、塗鴉藝術等已成為時下青少年的潮流文化活動,礙於本澳相關訓練、練習及活動場地和設施嚴重不足,租場手續繁複、開放時間不靈活等局限,不少熱衷這類潮流文化的青少年被迫入夜後到一些空曠空間或遠赴離島練習,惹來一些居民及家長“不良”及“壞”等的誤解和標籤。街總今年四月透過網絡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逾半受訪青少年認為餘暇活動場地選擇不多、空間十分狹窄,期望政府能關注他們進行文、康、體、藝活動的需要,適當因應各區人口分佈,增設相應的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回應需求。
綜合青少年的意見,街總青委及學聯促政府增加資源,主動加強與民間社團合作,借鏡鄰埠的成功經驗,以“官辦民營”模式增設更多綜合性的青年活動中心,拓展多元青少年服務項目,增加各類興趣班名額,回應青少年發展文康體藝潛能要求。建議政府適當增加資助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及相關服務人員的薪酬,達到提高服務素質、優化服務內容及穩定服務隊伍的目標。
倡建青少年教育基地
促政府簡化體育場館、青少年活動設施的租場手續,因應青少年活動需要,靈活調整社區服務設施的開放時間或延長開放時間。亦應加強與學校合作,透過提供適當資助,鼓勵學校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開放操場、圖書館或電腦室等設施供青少年使用。建議考慮改建部分空置工廠大廈為青年活動發展中心。
建議政府仿傚內地開辦“少年宮”及香港開設“協青社”的做法,在本澳開辦較大規模的青少年教育、培訓基地,引入國內外優秀導師、專才,結合素質教育、全人發展的要求,開展各類興趣、培訓班,作為培訓青少年課餘文康體藝等的教育、培訓基地。促請政府加強與青年對話,從中了解青年的切實要求,及早規劃及制訂透明及具針對性、前瞻性、科學性和長遠持續發展的青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