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敎師鶼鰈情深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蔭,人間重晩晴。一對鍾情音樂的夫婦,雖然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但對音樂的熱情郤絲毫不變,一直關懷澳門音樂工作的發展。他們對生活有目標,充實和自信,達至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令晩年的生活更豐盛多彩。
師從男中音李時雨
從一九九三年開始,長達十七年時間,一直在珠塑工會義務擔任卡拉OK導師的黃寳祥、陳潔玲是音樂發燒友,雖然當時的環境不及現在,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學習音樂,但黃寳祥、陳潔玲一點也不氣餒,年輕的時候二人到處拜師學習音樂。黃寳祥回憶說,“跟隨當時任職星光書店的李時雨,學習聲樂和唱歌技巧,李時雨是著名的男中音,已移民外國多年。他對音樂的執着和做人的宗旨,一直影響着我倆,李時雨還當我們是朋友,不肯收取學費,他音樂造藝很高,使我們獲益良多。”
上世紀六十年代曾敎書的黃寳祥,在一九六五年轉到南光貿易公司當業務員,在工餘時候,參加了街坊會樂宣隊。對街坊會樂宣隊的工作,黃寳祥深有體會,當時大家都很年輕,希望通過文藝表演宣揚愛國思想,從排練到演出,大夥兒都下了很多心思。
為了興趣和對藝術追求,黃寳祥、陳潔玲參加了陳振華的藝音合唱團,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藝術的眞諦。在合唱團裡,他倆如魚兒得水,師從國內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施明新學習指揮。
工餘貢獻學生好評
在勞校執敎四十六年的陳潔玲,除了擔任班主任的繁重敎學工作外,還兼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澳校際音樂比賽,帶領學生到外地比賽,在培訓學生工作上,得到丈夫黃寳祥的幫助。黃寳祥在南光工作時,已協助陳潔玲培訓學生,到一九九六年,黃從南光退休後,轉到勞校敎書,以敎音樂為主,兼任敎小學五年級常識和數學。黃寳祥不但擅長吹簫,還會把弄各種樂器,為了配合敎學需要,黃寳祥靈活運用,在學校興趣班,敎學生吹奏牧童笛,使學生易於掌握;在工聯長靑活動中心合唱團,他敎唱革命歌曲,運用了口琴加擴音器伴奏,以達到配合唱革命歌曲的韻味。
對於敎學生涯的苦與樂,陳潔玲表示,“敎書是我的終生職業,我十分喜歡這份工作,雖然以前當老師薪金微薄,但看見學生成長,自有一份滿足感,在當時勞校校長唐志堅的關懷和信任下,一直很安心敎書。對於帶學生出外參加比賽,正是一邊做一邊學,在帶的過程中,汲取經驗。作為帶隊老師,責任很重,當看到學生能夠融入團體生活中,從而學習合群互助精神,比賽過程中學生開拓了視野,比賽是否能得奬也是次要。很多歌唱人材由學校興趣班發掘出來,如陳建華、彭永琛、張德勝、林詩敏等等,他們在樂壇都能獨當一面。作為一位敎師,希望能使學生培養出良好的愛好。”
黃寳祥,陳潔玲長期在工會義務擔任音樂老師,黃寳祥在建造業總工會男聲合唱團擔任老師多年,不少學生稱讚他們上課守時,從不遲到,也甚少請假,學生們都很想請老師吃一頓飯,或者送一些小禮物以表謝意。對於學生的誠意,陳潔玲說,敎了這麼多年的書,上課準時很重要,雖然不是學校的正規上堂,作為老師一定要守時,應承了人家,一定要做到。對於澳門樂壇的情況,黃寳祥說,澳門文娛活動很活躍,不少文化團體經常舉辦音樂會或曲藝會,很多愛好唱歌的市民參與演出,亦有不少熱心人士在音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這是一個可喜的現像,作為一個業餘音樂工作者感到很欣慰。
退而不休享受晩晴
二○○六年,黃寳祥和陳潔玲從勞校的敎學工作退下來,但他倆退而不休,經常參與社會活動,積極參加街坊會工作,在工會和社團義務擔任音樂老師,很多音樂比賽也邀請他們出席或擔任評判。
曾經有人提議以他們多年的敎學經驗,可招收音樂學生及收授徒弟,更有熱心朋友希望他門組織音樂藝術團體,敎授更多學生,將藝術發揚光大,還叫他們不用擔心籌集資金等問題,但都遭他們婉拒了。黃寳祥謙虛地表示,畢竟上了年紀,恐怕力不從心,只不過是對音樂有興趣,正如科學家達文西說:“興趣,就是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愛好它,不為別的理由”。所以,在退休之前到現在,一直都有參加藝音合唱團,或者出席音樂會;而陳潔玲參加了敎育會的歡樂合唱團,每星期都會練歌兩次。黃寳祥開心地說,“我倆都有共同喜好,很多時會一起出席音樂會等場合,雖然退了休,但每天都有節目安排,生活非常充實,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回饋社會。
文:陳 丹 (圖片由黃寳祥、陳潔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