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偉
文創+商業=產業
設計師協會:澳最缺文創商業人才
本地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漸見方向,但如何與商業結合,打造成產業,還須探究。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十多年的設計師協會會長馮文偉認為,澳門有文化創意人才,但這些人才專注於創作。要把文化創意打造成產業,牽涉不少商業運作,還需要培養對文化創意有認識、且熟悉商業運作系統的專才。
商業包裝重掌握成本
設計師協會成立已廿五年,約一百二十個會員,大部分是設計師,分別從事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商業攝影、插圖等多個與設計工序相關的行業。
馮文偉本身於一九九一年底在加拿大相關設計專業畢業後,回流澳門發展,在設計公司工作三年後,一九九四年自立門戶,發展自己的設計事業。目前已與本地飲食集團形成合作關係,定期為其設計、包裝產品。
馮文偉表示,一九九九年開始為本地飲食集團設計包裝,對方最初祇是想翻新形象,但經過設計公司針對其顧客定位、宣傳方法,重新設計包裝後,提高了銷情。
獲得企業信任後,由此展開多年的合作關係。過程中,企業在設計包裝產品上投放的資源逐漸增加,反映產品銷量亦在不斷上升。
事實上,隨着本澳營商環境改變,中小企亦日益注重店舖包裝及形象,希望透過鮮明、突出的形象吸引顧客,拓展客戶群,商業運作與設計關係日趨緊密。雖然中小企財務狀況不及大集團,但商業包裝亦非單憑創意天馬行空,而是講求掌握成本。資源投放可多可少,最重要是按自身條件,訂立短中長期發展計劃,再將資源合理分配在各個必要的宣傳環節上,循序漸進,就會達到效果,取得回報。
量產化牽涉龐大資金
他指出,澳門有不少文化創意人才。不過,從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系統上看,創意人才祇是當中一個元素,澳門目前欠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系統。例如設計師、音樂家、電影編劇等都屬於文化創意人才,但要發展成產業,就會牽涉很多商業事務。這些事務未必由文化創意人才負責,他們應該專注於創作領域。換言之,還需要培養一批對文化創意有基本概念,同時熟悉商業運作的行政人員及商業人才,互相配合才能打造產業。
此外,創意人才將概念實體化變成產品可能需要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資源投放,倘要變成產業,就必須量產化。一旦量產化就會牽涉龐大資金,這些都是打造產業無可避免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澳門亦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否則,設計師煞費苦心創作產品,卻被盜版侵權,會令業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