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背後的故事……
李 爾
《西遊記》背後的故事……
剛剛過去的周末,小山藝術會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上演《反斗西遊記》,此作品改編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它在知名作家倪匡口中是“比《哈利波特》出色太多”的神魔小說,其規模宏偉、結構完整、幻想豐富,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皆能樂在其中。然而,對於《西遊記》背後的故事,我們又了解多少?從中,又能發掘出多少對當今時代的啟示?
《西遊記》一般認定的作者吳承恩,從小就是一個公認的“才子”,他不但勤奮好學,過目成誦,而且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詞曲,少年時代因文才出衆而在故鄕出名,然而,他在求學進仕的路途上卻坎坷不已: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還沒有被選中分配官職,後來好不容易做了長興縣丞,卻因受人誣吿,兩年後“拂袖而歸”,晩年以賣文為生,生活困頓。吳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因不願作違心之文去討好上級而屢試不第。而當時(明朝中期)的社會經濟雖然繁榮,政治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吳承恩這類清流之士的遭遇,絕非“個別例子”,而正是因為科場失意、生活困頓,促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也開始更加深刻地考慮社會、人生,並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控訴與抗爭。而志怪小說成了他用來表達不滿和憤懣的方式,他曾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今天我們來讀《西遊記》,似乎被其中光怪陸離、變幻莫測的奇異世界所吸引,然而,在這部作品的背後,卻反映出一個醜陋的現實世界。吳承恩以少年天才之資,窮畢生之力,卻無法對當時的社會有所貢獻建樹,只留下了一本《西遊記》(因為對於現今流傳版本的《西遊記》是否確為吳所撰,學術界仍然存有爭論),從後人讀者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一件樂事,但對於當時的社會而言,不能不算是一件憾事。聰慧過人、多才多藝的吳承恩,被當時的主流敎育制度、官僚制度排斥在外,而善於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輩卻靑雲直上,不但是人才的浪費,也是社會的向下沉淪。當然,那時候的社會還不知道甚麼是“文化產業”,《西遊記》也不過是民間流傳的讀本,自然更登不上甚麼大雅之堂。日換星移,時光流轉,到了今天,我們的社會又進步了多少呢?我們的敎育制度,是否鼓勵創意?我們評價文章的好壞,究竟是以其是否“秉書直言”為標準?抑或是否符合主旋律、切合上級領導所好為尺度?如今的世界,到底是正氣浩然,那些剛直不阿的正直人士匯合成社會中堅主流?還是小人當道,那些善於鑽營者更容易左右逢源?
以上很多疑問,其實答案早已昭然若揭,問題只不過是我們有沒有面對它們的勇氣。《西遊記》在中國問世,可否通過電影、卡通、舞台劇,以及各種吸引的產品,而不是由日本、美、韓將之發揚光大?如今幾乎人人都談論“文化產業”不亦樂乎,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文化+產業”,絕非能僅僅抽空來談的,“文化”兩字,內中包含了對於普世價値觀、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而“產業”兩字,也檢測着一個社會裡良性商業競爭、法治道德規範的含金量。挖掘歷史,反省自身,今天“文化創意”講個不停的澳門,究竟有幾個是希望眞正為澳門從根源上開展一場革新,而又有多少是意圖從中趁機抽水的好龍葉公?
李 爾
iamle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