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西文化教育互動交流
世紀留痕記澳百年教育
【本報消息】澳門地方雖小,人口也不多,但中國傳統封建教育和西方中世紀的宗教教育在澳門都有支流。澳門擁有不淺的文教底蘊、又有姿采繽紛、多元並存的文化景觀。要研究中國教育史,要發掘中西文化教育如何互動交流演變,更離不開澳門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程。遠東首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的遺跡,已成為澳門的地標;今天也可以找到沙梨頭土地廟的“更館社學”小舍、望廈的黃東暘書屋、趙家巷趙瑞春堂的“父子登科”橫匾……看到中西式、新舊學交替過程的痕跡。
今年九月是澳門中華教育會成立九十周年的大日子,澳門出版協會擬在這桃李笑春風的重要時刻,出版資深教育工作者劉羨冰的力作——《世紀留痕》二十世紀澳門教育大事記(增訂版),讓澳門教育工作者,讓澳門居民重溫、回顧小城作育英才的光輝歷程。看看何賢先生對教育如何不遺餘力,勞校籌集經費、蔡高籌劃新址的多份珍貴文物,看看澳門人不分階層對下一代的關愛。緬懷陳子褒、廖奉基、陳道根、譚立明、李瑞儀、吳寄夢、陶俊棠……為教育鞠躬盡瘁,遺愛、遺訓在人間!
《世紀留痕》初版推出時,很快便被搶購一空,脫版多時,主要原因除了劉羨冰是澳門最資深、最具份量的教育工作者之一,其傾注大量心血發挖、鑽研、整理出大批罕見、多達七萬字史料,深受教育界人士的讚賞和認同;其次是書中收錄了五百幅珍貴歷史照片,部分更是首次公開。雖是以教育專題為主,但其中的學校舊貌、絕版課本,以至教育活動場面,都是與老居民、老澳門息息相關,或許可在其中找到自己、找到相熟的人物、找到溫馨的集體回憶……
《世紀留痕》出版後,劉羨冰更把書中涉及個人收藏的孤本古籍教科書全部贈送澳門中央圖書館。當時曾舉辦相關的贈書展覽及《澳門教育百年史》講座等活動,專題講座文稿及三篇曾在報載的導讀文章,將會編入增訂版內,令《世紀留痕》新書更具可讀性和研究價值。
為了慶祝上述澳門教育界大日子,以及向年輕教育工作者,向老居民、向年輕讀者推薦這本本土好書,澳門出版協會計劃在九月份向學校、社團徵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