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堆填前先分類
盼當局評估斗門傾倒垃圾事件減污染風險
【本報消息】小城堆填用地將近飽和,有環保人士認為,當局需要做好堆填前的循環回收工作,分類各類廢料中可循環及不能降解的物料,才能更好地使用堆填土地,也能減輕堆填壓力。另外,斗門小濠涌村及王保村傾倒垃圾事件,儘管未影響現有供澳水源,但地點靠近即將興建的竹銀水庫,期望當局評估實況,發揮區域合作的作用,減低被污染風險。
不堆填難降解垃圾
本澳的垃圾過去全以堆填處理,受制於土地緊絀的客觀環境,堆填佔用土地又影響城市土地利用與發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垃圾焚化爐落成後,家居及大部分商業垃圾均焚化處理,運往堆填區的垃圾明顯減少。然而,垃圾經焚化後雖可大大縮減體積至原體積約十分之一,但仍要堆填。
近日氹仔大潭山環山徑發現垃圾外露,有環保人士指,該處為多年前的堆填用地,相信是雨水沖刷後導致不能降解的垃圾外露。指出當局收集垃圾時有必要多做工夫,如篩選出金屬等難以降解及污染土地的物質,才能避免如今次的垃圾外露問題。
工聯民政民生關注組成員林宇滔指出,生活垃圾、建築廢料的堆填均有不同要求。以先進城市為例,除了將兩者分類堆填,更會透過高科技,善用前者堆填後產生的沼氣,並用管道收集處理“滲漏液”,防止污染地下水。隨着大型建築工程陸續開展,建議當局推出措施循環再用建築廢料,減輕堆填壓力,也能避免大潭山環山徑般的垃圾外露情況。
治本之道源頭減廢
林宇滔關注垃圾焚化後產生的“飛灰”問題。稱現設於九澳的飛灰堆填區屬開放式管理,單靠目測已看到塵土飛揚,容易影響旁邊的老人院。建議當局封閉管理,以免居民吸入有害物質。歸根究底,源頭減廢才是重要手段。直言土地飽和已迫在眉睫,期望當局大力宣傳垃圾分類,或參照鄰近地區推出鼓勵措施,做好源頭分類。提升大衆的分類回收意識需時,當局或可在焚化中心內加設“機械篩選”設備,分類垃圾後才焚化,或研究可否轉化為再生能源。
此外,內地近日有人將逾千噸垃圾運送某村傾倒,林宇滔表示,上述情況在內地屢見不鮮,全因部分城市受經濟技術條件限制,基本上垃圾不經任何處理,堆放到城外荒地荒灘或地坑、山溝等,造成日趨嚴重的“垃圾圍城”現象。憂慮即使傾倒垃圾的地點並非位於供澳原水系統內,卻與即將興建的竹銀水庫相鄰。期望當局評估實際情況,以及加強區域合作,透過系列措施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