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澳非高等教育概況
【特訊】經過一個暑期的休息與調整,我們迎來了新的學年。
隨著新學年的開始,教師日亦即將來臨。今年年中,特區政府通過法例,訂定九月十日為教師日,充份肯定了教師的貢獻,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教育暨青年局將透過多種形式表達對教師的敬意,並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弘揚尊師重道的風尚,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
由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造成的威脅仍未解除,在學年伊始,期望全澳各校繼續配合並貫徹執行預防流感應採取的各項措施,積極做好防疫工作,致力保障學生的健康。
在新的學年裡,教育暨青年局將繼續完善十五年免費教育,推進課程、教學及評核的變革,積極改善教與學的條件,促進教學人員的專業成長,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特殊教育,推廣閱讀和終身學習理念,開展多元化的持續教育,提升市民的整體競爭力和文化素養。
新學年預計數據:正規教育整體學生數下降而幼兒教育學生數上升
二00九/二0一0學年初,學校總數為八十間,學生總數預計為八萬四千七百六十人,較上學年初減少二千三百九十人,降幅為百分之二點七四。正規教育學生總數為八萬零八百五十七人,較上學年減少百分之三點二二,當中幼兒教育學生上升百分之三點六八,小學教育學生下降百分之七點五八,中學教育學生下降百分之一點九八。在回歸教育方面,新學年學生數為三千九百零三人人,較上一學年增加百分之八點三六,其中小學教育上升百分之四點五七,中學教育上升百分之八點九一。
在學生整體人數下降的情況下,教師總數仍有輕微增加,讓教與學的條件持續得到提升。新學年教師總數為五千四百二十五人,與上一學年相比,增幅為百分之一點五二;師生比和班師比分別由上學年的一比十六點三和一比二點一,優化至一比十五點六和一比二點二;每班平均學生數為三十三點五人,降幅為百分之三點一八。
完善免費教育制度:支持學校運作發展及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為了讓學校獲得更充足的資源,以保持具素質的服務並進行發展,以及減輕在非免費教育學校就讀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特區政府調升二00九/二0一O學年免費教育津貼金額和學費津貼金額,其中免費教育每班的津貼金額分別由幼兒和小學教育的五十萬元、初中的六十八萬元和高中的七十九萬元,調升至五十一萬元、六十九萬元和八十萬元;而每位在非免費教育學校就讀的學生,其學費津貼金額由幼兒和小學教育的九千元和中學教育的一萬一千元,分別調升至一萬元和一萬二千元。
同時,為分擔家長為子女購買書簿或其他教育開支,特區政府將於新學年向全澳就讀正規教育的本澳學生發放每人一千五百元的書簿津貼。有關款項將轉帳至學校,由學校以銀行轉帳或支票方式向家長發放。
持續提升教育素質:推進課程與教學的變革及師資建設
在新學年裡,將繼續擬訂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並進行小學各科目基本學力要求及幼兒教育課程指引、初中各科目基本學力要求、回歸教育課程框架等的編寫工作。透過教育發展基金,協助學校提升課程開發能力,鼓勵學校因應班級人數的減少發展相應的教學方式,進一步促進教學人員擬題及評核效能的提升,並實施「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透過經驗分享、研討等活動,促進課程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繼續開展學校綜合評鑑和專項評鑑,並為學校自評作準備,以便更好地向學校提供建議。
繼續投入資源推動學校教育的發展和改進,新學年教育發展基金「學校發展計劃」的資助金額超過三點二八億元,較上學年增加約百分之十,主要的資助項目包括專職人員設置、學生餘暇活動、教學人員校本培訓、學校健康促進、校舍修葺、設備更新、發展資訊科技教育、品德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等方面。
進一步推展教學人員制度的訂定工作,穩定教學人員隊伍,明確其權利、義務與工作條件,激勵專業成長。完善各類專職人員的配置,推動校本培訓、休教進修計劃及脫產進修計劃,深化骨幹教師培訓,發展教學設計獎勵計劃,促進對外交流,持續提升教學人員的整體素質。
促進學生身心成長:加強德育、健康校園建設及促進全面發展
逐步落實《非高等教育範疇德育政策》,積極透過不同層面的工作持續推動品德教育的長遠發展,包括建設德育工作制度、營造良好德育氛圍、建立德育工作隊伍、豐富德育教育資源等方面,並透過政府、學校、家庭、社區、以至傳播媒體之間的合作,創設優良的成長環境,逐步形成品德教育的體系。在新學年當中,將致力優化學校德育工作小組的運作,出版和推廣《品德與公民》教材,為德育工作者舉辦培訓,發揮駐校輔導人員和學校醫護人員的專業功能;持續為家長舉辦親子教育活動,協助家長掌握培養子女的良好品格的方法和技巧;「關懷青少年成長資助計劃」以「積極人生」為主題,鼓勵社會服務機構和青年社團舉辦相關活動,樹立青少年正確價值觀,培養愛國愛澳情懷,提升青年對賭博、毒品、色情及暴力等不良影響的辨識和抵抗能力。
在促進健康校園方面,繼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和飲食習慣,優化學生的膳食服務,深化「健康體適能獎勵計劃」,設置健康體適能手冊,以日誌形式記錄學生日常運動和飲食的情況,以協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鼓勵和支持開展各類有益身心的餘暇活動,讓學生和青少年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專長,增強自信;繼續舉辦各類學術、科普、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和比賽,激發年輕一代的興趣,讓其發揮才華,當中「中學生普及藝術教育計劃」將延伸至高中三年級,並以中國戲曲欣賞為主題,讓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生均有機會每年參與其中。
關顧學生不同需要:優化各類支持措施及提供適切的教育
進一步優化學費及文教用品津貼的申請手續,對於正在收取社會工作局家庭援助的申請人,可免除重複提交家庭收入聲明書,為相關家庭提供方便;增加「大專助學金計劃」當中特殊津貼、往宿和旅費津貼的發放名額,把更多的高等學府和著名學系納入「特別獎學金」的申請範圍,在「利息補助貸款計劃」中加入更靈活的還款方式,以便向有意升讀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更合適的協助。 繼續支持學校開辦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及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在照顧學生不同志趣和生涯路方的同時,亦能配合社會的發展需要。鼓勵和支持學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方面的額外輔助,協助學生學習成功。持續發展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進一步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服務。
穩步發展持續教育:創設參與學習的機會及更佳條件
調整回歸教育津貼,並把在公立學校開辦的跨日夜同步的高中回歸教育課程延伸至初中,以鼓勵和方便市民參與回歸教育。完善「持續教育資助計劃」,擴大資助範圍,提升計劃效能。鼓勵更多機構和市民參與「終身學習獎勵計劃」,拓展網上閱讀計劃,持續創設鼓勵閱讀的環境和氛圍,深化終身學習理念。 繼續製作具資訊性和教育性的電視節目,並透過多樣化的電台節目及各類宣傳短片,發揮傳播媒體在持續教育當中的作用。
結 語
特區政府根據非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需要,加強對教育發展的規劃,逐步完善各項制度和教與學的條件,促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關顧學生需要,推動終身學習,並積極發揮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功能,以營造優質和健康的環境,讓下一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