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火
——兩種敎育現象之思考
以水與火指代兩種敎育現象,似乎是一個比較大、而且抽象的命題,似乎只是那些啃過磚頭書本、鑽過古籍堆、專門硏究敎育哲學和敎育史的文化人的專利。事實上,此命題早已有之,筆者不過因看到某些敎育現象後,分析其極致,而將水與火作標簽貼上去而已。
○ 九年九月,筆者來澳做敎學交流工作。有了工作的經歷,自然地留意兩地不同的敎育現象,並思考其中異同。更巧的是,筆者在澳門工作的兩所學校也有諸多不同。一所私立學校“鮑思高粵華小學”,屬天主敎學校,規模大。另一所是公立學校“巴波沙中葡小學”,規模較小,雖然敎學語言是中文和葡文,但整體辦學感覺更接近內地。所以,看澳門學校敎育,可以說是多元共存,中西交融,相容並蓄,任何一所學校都有一道不同於其他學校的風景。這一敎育現象,使得澳門敎育充滿了宗敎、文化、傳統、現代、淳樸、溫情、包容等社會氣息。
集會儀式
集會儀式是一所學校文化的重要體現。
澳門回歸後,巴波沙中葡小學每周一要升國旗,○九年的國慶六十周年日,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邀請學生家長參加。每天的課間操和每節上下課,同學要向老師問好、同學間相互問好。每次集會時,體育敎師要整隊,口令聲聲,嚴肅認眞,並且要求學生的隊伍要橫豎皆成行,校長時常會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諸如文明守紀、團結友愛、愛護環境等要求,並要求學生大聲重複或回答以示聽清要求。
鮑思高粵華小學不升旗,但每天早晨、下午課前及大課間要祈禱。每周的五天當中,廣東話、普通話、英語三種語言交替使用。此外,作為敎會學校,相關的節日、紀念日很多,如慈幼會敎師發展日、追思節、聖誕日、鮑思高瞻禮、感恩節、復活節、佛誕節、慶祝進敎之佑瞻禮、聖母無原罪瞻禮等等。每次集會時,沒有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這些口令,只是柔聲細語,像是神父組織孩子們要聆聽敎誨。學生雖然站得不夠直、排得不夠齊,但是注意力集中,內心對組織者的講話、祈禱、故事等充滿了信賴。
敎育思想與敎育方式
“效法鮑聖,互助互勉”是鮑思高粵華小學的辦學理念與指導思想。學校的校監、正副校長全是神父,學校在他們的帶領下,非常重視學生的修身、友愛,雖然這是一所男校(全校一千五百名學生,僅七十六名女生),但學生相對比較安靜文明。在思考這種敎育現象時,筆者得出一個結論:在說敎與命令下,學生的個性受壓制,表面服從,內心反叛。所以,會出現越嚴管學生越亂,越亂就覺得管得不嚴,內地的很多學校容易陷入這樣一個思維怪圈中。而這所學校,每天的早禱,不是領導講話、不是體育敎師整隊、不是長篇地發表通知,而是講故事:講愛的故事、講感恩的故事、講關心他人的故事、講環保的故事、講自省修身的故事……然後,以故事中所蘊含的敎育元素為指引,全校師生共同祈禱。在這學校,可看到校長神父在講台上,親手為全校獲得環山跑優勝奬的四十幾名學生一一頒奬,自始至終面帶微笑,沒有講話,卻有一種力量在感召着全校的師生,這種力量應該就是愛,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的。
這種敎育形式,在我看來是偏水性,比較柔軟。陰柔但不冷,溫暖而不熱烈,綿裡藏針,寓敎育於無形;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潤物無聲”。
巴波沙小學同樣重視學生公民意識與品德修養,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的培養,重視愛國守紀。鮑思高學生唱敎會歌曲時,巴波沙學生會集體肅立,高唱國歌。在對學生的管理方面,巴波沙小學比較強調規訓: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甚麼事情可以做,甚麼事情不能做;一定要如何如何,一定不可以怎樣怎樣;必須這樣或那樣,否則就……聽了讓人多少感到緊張與束縛,與內地似乎更接近一些。
我覺得這種敎育偏火性,陽剛果決,崇尙“以愛動其情,以嚴導其行。”一聲令下,立竿見影,寓敎育於有形。雖然也推崇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但客觀來看,尤其是在比較中,還是讓人感到火的剛猛。
水與火,看似兩個不相容的極端,但水可兼火,水能克火,水可自上而下,亦可自下而上,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天下之物,莫柔於水,然而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修極於無窮,遠淪於無涯……”(《淮南子·原道訓》)這些精闢深邃的言論,來自我們的老祖宗。然而,在筆者對比巴波沙小學、內地和天主敎學校敎育現象時,我的第一感覺卻是內地的敎育屬火,轟轟烈烈,折而不彎。而天主敎敎會學校敎育方式似水,玉帶縈繞,滋身入心。
無論是水還是火,作為敎育的兩股力量,其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是一致的,都是引人向善,都是為了人的生存與更好的發展。如果把兩者看作兩個山頭的話, 我們當然希望彼此邁向對方一步,在中間找一個地帶,立足水尋求火的熱烈;立足火,尋求水的包容,希望水與火優勢互補,這也是《中庸》之思想:“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是放棄自己的立腳點,而是反對過頭,也反對不及。
三兩個敎育現象似乎不足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也許筆者觀點有誤,但重要的不是定性某地區某學校的敎育,而是希望通過這個引子,引起廣大敎育工作者順着這一觀察視角看下去、走進去、再跳出來,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發。
程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