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能工巧匠大比拼
上海世博會有個核心字眼——“博”,從字面上解釋有兩層意思:一是“多,廣,大”;二是“知道得多”,如果掌握這兩個要領深入觀博,一定會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因為除了展示高科技外,世博會也是諸國人文底蘊的大比拼。
瞧,意大利托德斯手袋製作,斯里蘭卡寶石打磨,土耳其水拓畫、新西蘭木雕……這些彰顯各國看家本領的傳統手工藝,有來自亞非的,也有來自歐美的;他們炫巧鬥妍、各擅勝場的絕活,挾着本民族的濃郁風情,每天在世博園區裡,博足了眼光、賺翻了人氣、出盡了鋒頭,讓遊客目眩神搖,歎為觀止。
歐洲軍團雍容華貴
以鑽石切割作為最大賣點的比利時館,不僅專門開闢鑽石廊,展示由安特衛普鑽石博物館調運來的珠寶、鑽石,同時還有寶石專家艾瑞克現場演繹鑽石的打磨工藝。
“手工藝人組合”是意大利館最匯聚人氣的地方,通過零距離的“實況”,讓遊客欣賞“意式”豐富的手工藝。在長達半年的世博展期中,來自意國十多個大區的手工藝者在此輪番上演:菲拉格慕製鞋、文物修復、皮諾曹木偶、托德斯手袋編織、克雷莫納小提琴製作等。縱使前往意大利深度遊,恐怕也很難把這些良工巧匠的精湛表演“盡收眼底”。
亞非俠客質樸無華
與華貴的歐洲手工藝作品相比,亞非的手工藝充滿更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情趣。馬來西亞館藝人手中的刻紙風箏,色彩鮮艷、圖案各異,既是悅目的裝飾畫,也可繫繩放飛上天。
不看不知道,世博還讓你懂得許多“非傳統”的手工藝,如約旦瓶中的沙畫、不用畫筆的土耳其水拓畫、毋須燒製的突尼斯陶藝。
匪夷所思,藝人在捏製完一件濕漉漉的陶器,不必燒製即可讓遊客取走。經向突尼斯藝人打聽奧秘:原來陶土中有玄機,拿到戶外只需片刻就會硬朗。
土耳其的水拓畫則更像變魔術,引人頓生好奇。在長方形鐵皮盒裡,畫師艾汗貌似不經意地把顏料灑在水面,讓其自然暈開……再淋上幾滴綠色的顏料,待溶開後將一張白紙敷在水面上,然後再捏住白紙的兩隻角緩緩拉起,立馬一叢漂亮的花卉躍然紙上,真是奇蹟。聽說那個水不一般,裡面養着海藻類植物,畫師將一種叫“高爾”的物質放入其中溶解,起到把水和油質顏料分層的作用。
一位剛接受過毛里塔尼亞手繪的女生感言,比起發達國家華麗的手工藝,她更喜歡平易近人的原生態作品,這也是對人類非物質文化的一種敬重。
本報特約記者 謝意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