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澳門 社區學習 社會教育 讀書會 活動帶領人  社區營造 終身學習 工作坊 成人教育 社會 新聞 手工藝
 
首頁Latest images搜尋會員註冊登入
查看誰在線上
目前總共有 373 位使用者在線上 :: 0 位會員, 0 位隱形及 373 位訪客 :: 1個搜索引擎

沒有

最高線上人數記錄為 506 人 [ 記錄時間 :: 周五 11月 22, 2024 8:22 pm ]
版面
澳門圖書館地圖
社區學習活動帶領人論壇
社區學習活動帶領人 blog
澳門學習者群組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陽昇教育基金會
台灣社區通

台灣臺北市學習型城市網

大腦與行為
最新主題
» 澳門社團在社會趨向多元中轉型 陳溥森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三 2月 27, 2013 11:54 pm 由 fongkk

»  建龐大檢索網絡儲存整合珍貴史料 各界研啟“澳門記憶”工程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一 2月 25, 2013 12:35 pm 由 fongkk

» 澳門年輕人討“要愛”彩頭 登記結婚人數翻倍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二 1月 22, 2013 4:24 pm 由 rorolin

» 澳門與歐盟簽訂同聲傳譯合作協議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三 1月 09, 2013 6:00 pm 由 rorolin

» 澳門特區政府:噴射船撞浮標意外 暫未發現重傷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四 1月 03, 2013 12:33 pm 由 rorolin

» 2012,澳門政制發展邁大步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一 12月 31, 2012 12:42 pm 由 rorolin

» 澳門選舉産生12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一 12月 17, 2012 4:01 pm 由 rorolin

» 獲批公積金提款社保今轉帳 獲批公積金提款社保今轉帳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二 11月 20, 2012 11:53 am 由 fongkk

»  賀一誠:交局監獄開支增幅驚人 議員促政府居安思危支出有度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二 11月 20, 2012 11:51 am 由 fongkk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向下 
發表人內容
fongkk
Admin



文章數 : 14239
注冊日期 : 2009-07-25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Empty
發表主題: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Icon_minitime周三 9月 22, 2010 2:07 pm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特區政府擬把政策諮詢工作規範化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公衆諮詢是公共政策諮詢的重心。回歸以來,許多部門在政策出台前都會諮詢公衆,並且引入多樣化的諮詢形式和諮詢機制,創新澳門的諮詢文化。例如,可持續發展策略硏究中心的《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的公開諮詢活動,就廣泛採取了簡報會、諮詢會、巡迴展覽、落區座談、報章專欄、網上論壇、走訪高等院校等多種形式來徵集民意。一些諮詢活動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公開諮詢、整理首階段的諮詢結果之後,還展開了第二輪的諮詢活動。

最近行政曁公職局就諮詢制度制訂《公共政策諮詢規範性指引》。相關文本推出以後,不少立法會議員紛紛表達意見,有議員表示,現時公職法已有條文明確指示,政府政策的制訂需聽取公職人員以及有關社團的意見並諮詢,因此制訂有關指引是不必要的;另外有議員指出,現時各項諮詢的活動可以反映,大衆對諮詢工作的意見反應不一,故難以一項硬性指標規範各種諮詢工作。

願意聆聽廣開門戶

當前諮詢制度確實存在改善空間。但是,政府在推進諮詢制度的進程中,有兩方面的工作是需要肯定的,第一是諮詢制度逐步走向群衆;第二是政策執行重視諮詢得來的民情民意。

一、諮詢制度逐步走向群衆

隨着社會不斷的發展,澳門走向前所未有的繁榮經濟,庫房收入的增加,使政府在客觀條件上,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政策的落實。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過程中,政府方面十分重視諮詢得來的意見,並不斷把諮詢面逐步擴闊,走向群衆。前任特首何厚鏵曾經表示過“政府由過往統治市民的角色,應轉變為服務市民的角色”,因此,在政策諮詢方面政府願意聆聽,普開諮詢之門,讓市民有機會充分參與提供意見。雖然有指諮詢方式五花八門,但是,每一件新鮮事物必須經過實踐、修正、再實踐。諮詢制度亦是同一個道理,通過普及諮詢的方法,尋求出諮詢成效較佳的諮詢方法,再硏究推出符合社情民意的諮詢制度。

煞停不受歡迎方案

二、政策執行重視諮詢得來的民情民意

政府重視社會的民情民意,更好地樹立取信於民的良好政府形象。政府在接受民間的聲音意見後,調整、修改將要落實的政策,甚至是中止政策。例如,六月份社會工作局考慮將美珊枝街五號設立為臨時戒毒中心,因為措施對附近居民產生心理和情緖上的困擾,社工局在聽取民意後,將原定計劃延期,另一方面積極地與居民溝通,期望達成共識,並宣佈永久戒毒中心將會在三年之內建成,把它設於結核病防治中心內,從而清楚表明美珊枝街五號只會是為期不超過三年的臨時戒毒中心,以消除居民的憂慮。又如,七月份政府凍結澳門輕軌展館計劃一事,因該計劃出台後,受到多位立法會議員抨擊及社會人士反對,政府在聽取有關意見後分析,最終從善如流地中止計劃。由上述兩個例子之中,政府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均十分重視諮詢意見。

必須肯定的是,現時政府摒棄舊有社會政府的統治思維,採用服務市民、以民為本的理念,迎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於諮詢制度的改善進程中,政府亦是以提升政策質量、服務市民為主要前提下不斷優化。但是,諮詢的眞正目的,不是要帶出政府一廂情願希望聽到的聲音,而是政府應該要聽到的多元聲音,所以說,完善諮詢制度,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增強政府決策透明度和公衆參與度,強化公共決策的正當性,是實現陽光政府的需要。伴隨公衆諮詢的表面化和空洞化,公衆對於這一制度的認可度與信任度呈下降趨勢,“做騷”的提法反映出公衆對政府向公衆諮詢實踐的切身感受。

個別議題不了了之

諮詢制度的實踐表明,其在推動澳門的科學決策中發揮的作用有限,政府在諮詢方面的工作的確存在着需要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第一就是各個政府部門的政策諮詢活動沒有統一化、規範化的指引;第二就是特區政府對公衆意見的回應性有待加強,免得公衆諮詢受到“形式化”的批評,特別是在當局幾個部門同時推出幾項公衆諮詢的情況下,更令社會懷疑這種公衆諮詢的成效;第三就是諮詢時間不一,跨度太長,現在有的政府部門諮詢期短則兩至三個月,有些政府部門的諮詢非常拖拖拉拉,如在○五年衛生局已經就醫療事故法開始諮詢,但是,至今還沒有進入立法程序。更有個別政府部門諮詢過後就不了了之,沒有交代採納意見與否的原因和理據,也嚴重侵犯的市民的知情權。

三、全部與會人員包括專家都有涉僱之嫌

目前的諮詢制度,與會人員有被僱傭之嫌。行政官員和出席的社會人士,都會獲得相應的所謂會議津貼。筆者看來,這些除了浪費公帑以外,就是同諮詢制度本身的流於形式有關。最重要的是,一些專家本可以以中立角色出現並提供意見,但是專家的中立性本身只是一個假設。諮詢的實踐表明,與會的諮詢專家旣有可能為某些階層群衆“僱傭”,特別是為利益集團“僱傭”而參與諮詢過程,成為“被管制者”用以捕獲“管制者”的工具,也有可能被政府“僱傭”,提供政府定制的專家意見,成為政府決策方案的講解會。相當數量的專家諮詢是在為論證而論證,為政府決策的合理性背書,其專業性和科學性無法得到保證。專家一旦與利益結合,勢必影響專家諮詢“理性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專家參與諮詢的作用將受到嚴重的制約。

要處理好利益關係

四、意見圍繞個人或集團利益顯得片面

在決策結果與全體諮詢成員的個體利益或價値偏好具有特定聯繫時,諮詢人員很難表現中立和客觀公平。在此種情況下,與會的諮詢人員將依據其偏好和自身立場而不是全局作出判斷。因此,諮詢的結果也就失去理性和公信力,諮詢的初衷和目標自然無法實現。因此,諮詢架構的選人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

五、參加諮詢的人員自身知識有限

即使諮詢人員能保持絕對的中立,其具備的知識和理性能力有限,也會影響其諮詢意見的合理性。雖然不排除個別與會人員在知識上處於優勢地位,但佔多少比例、其意見能否被採納,而且不同的知識構成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觀點,使諮詢本身變成利益紛爭。

綜合所述,未來澳門特區政府的公衆諮詢將進一步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各個部門的公衆諮詢將得到統籌和協調,以提升公衆諮詢的成效,確保公衆諮詢不走形式化。特區政府改革和完善公衆諮詢體系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要通過各種公衆諮詢機制的設立,鼓勵公衆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促進公衆和政府的雙向溝通和相互信任,全面了解、掌握多元化的民意,為政府的政策制訂提供堅實的民意基礎。此外,希望政府部門在諮詢的同時,一定要明白他們做的是諮詢工作,而不是在“做騷”應付市民。

焦育霖
回頂端 向下
 
當前諮詢制度有改善空間 焦育霖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 澳門社區問題關注 :: 學者論政-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