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物建築講座報名
【本報消息】由文物大使協會主辦,民署贊助的文化遺產系列講座十月份舉辦第二場,名為“文物建築——活化 · 再利用”。
文物保育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名詞,尤其在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本地、以至鄰近地區,也較以往更重視文物保育的工作。文物大使協會會長譚志廣表示,文物保育工作已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關於文物保育的討論,也不再局限於修復技術層面,伸延至更多範疇,如文物保育與社區發展的關係,文物保育作為旅遊資源,以及文物保育的核心價值等各方面。換句話說,因為文物建築修復的技術越趨成熟,在修復工作開始之先,在確定使用何種修復方法與使用哪一類型物料等考慮之先,更需要先研究文物建築的活化方案。而文物建築將不僅用以修復作展覽館或博物館,亦會加入更多不同的空間利用方案,使文物建築更有生氣、更有特色。
文物大使協會秘書長吳小美指出,講座於十月十日下午三時假旅遊學院啟思樓課室舉行,由該會調查研究幹事黃碩瑩主講,簡介文物保育原則,集中討論各類文物建築,因應其不同需求以及用途,可作相應的修復方法。以本澳及鄰近地區的文物建築活化方案作為例子,探討文物建築再利用的利與弊。再以現有文物建築為題,討論本澳文物建築再利用的可行性。有興趣者可透過文物大使協會網頁http://www.mhaa.org.mo網上報名,查詢可電六二三八·六四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