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招有彈有讚 坊間憂中下價樓掀炒風
政府視市場反應變招
【本報消息】特區政府循六方向推出十項政策遏制樓市炒風、規範市場運作,坊間熱議。有居民認為“劉十招”遲來好過不來,但更多人擔心“十招”阻不了“熱錢”和“大鱷”,反害了用家,尤其是新訂的樓按三百三十萬元分界線,令中下價樓有炒賣空間,市場傳言個別細價樓盤開始“反價”。政府消息表示,正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反應,必要時會再出招,確保市場持續有序發展。
積極跟進措施成效
特區政府關注樓市存在過度炒賣,防範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因而出招。十項政策措施將在下月起陸續出台,包括向銀行業界發出按揭成數指引,修訂法律取消不動產中間轉移稅並直接徵收印花稅、立法規管房地產中介活動等都會正式進入立法程序;正籌建綜合房地產市場數據的發佈平台,預計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推出,讓各參與方都能公平獲取市場信息。
“促進房地產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是一個跨部門工作組,當中除了房屋、工務等部門,還有來自財金、登記等部門的代表,網絡廣泛。消息人士重申,政府將密切留意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反應,積極跟進措施的成效,若有需要時,將在研究後調整或制訂新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持續有序發展。
傳中下價樓抬高價
按照流程,“促進房地產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將在今年十一月向行政長官提交總結報告。
在取消百分之○點五中間轉移稅而直接徵收印花稅、樓價三百三十萬以上銀行最多七成按揭的雙重效應下,地產團體表示對炒風有遏制作用,近兩日豪宅市場多了撻訂,料年底樓價會適度降溫。但有地產公司指“劉十招”對財雄勢大的炒家沒有多大作用,反而擔心影響真正用家,中下價樓可能趁機調高售價。業界亦流傳,個別市區的中下價樓昨已“反價”。有意上車的中產最是徬徨,新盤、質素較好的二手盤,市價早已超出三百三十萬,現在更難儲夠首期。基層、青年一族則繼續望樓興嘆。
憂年輕人首置更難
網上的物業討論區意見紛呈,有網民擔心“劉十招”只會令澳門樓市進一步分化,步香港後塵,“普通人只能用三百萬去買五、六百呎細單位,一千呎已叫大單位”。有網民則逐一“拆招”,狠批房地產先天性制度不全,當局決心不夠、監管不力、工作拖拉。有網民撑“劉十招”是持久戰,高價樓無人消化,炒家左手交右手,但政府要直接徵稅,炒家再玩不起,為托市,有可能向下價樓埋手,中價樓在短時間會有炒風。也有網民指“十招”非一無是處,首次置業的年輕人要上樓無疑更難,但亦可予他們冷靜思考,以免因為羊群心理、不顧本身情況而急急入市。
網民指牛皮市將現
網民outforlunch這樣點評:“三百三十萬分界點,將導致細價樓和車位升值……本地用家很多已經賣樓準備換樓,手上有不少現金,目前三百至四百萬優質‘藍籌’已經缺貨,買家要買到質素好的,就不得不進取點。銀行的七成按揭將成雙刃劍,買家借不到錢而不能接貨,賣家不願減價而形成拉鋸戰,牛皮市將出現,直接結果就是成交量不跌,樓價不跌……。樓市其實就是銀行,業主是銀行而非你本人,你認為政府真的會狠心打擊銀行業嗎?銀行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開始收緊按揭。年底就快到了,今年的業務早就達標了,無需太進取。這裡存在着一個默契,股市和經濟的持續復甦,樓市大跌的可能性很低……。下藥亦須對症,通脹、美元掛鈎、低息、流動資金等才是問題的所在,這麼容易就能有效控制樓市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存在炒樓這個名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