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成果
專家倡編澳考古集
【本報消息】由文化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辦的“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青年工作坊”,昨續假旅遊文化活動中心舉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漢唐研究室人員汪盈稱,面對大面積的未知遺址時,尤其現代城市中無法輕易鑽探或發掘的遺址,物理探測所用時間短、探測效率高,故此項目以物探形式開展最適宜。研究員錢國祥指澳門有大量可供研究的考古材料、文獻等,建議考古與專科學者編寫考古集,擴大考古影響力。
出土用品建材
汪盈與錢國祥參與了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工作,對開挖出來的文物有較深入的認識。汪盈昨日上午十時主持“第一期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發掘成果介紹與實物展示”講座時,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漢唐研究室主任朱岩石早前公佈的首期考古工作成果上,作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工作坊成員更好了解出土文物的歷史與藝術價值等。
綜合而言,考古隊於今年四至六月在遺址現場開展考古測量與發掘,六月下旬起整理資料。是次學術成果甚豐,首先在T二○五內發現一處地面遺跡,可作為探討遺址內建築格局的重要線索。其二是發掘出土大量遺物,分為建築材料和生活用品兩大類,建築材料包括磚、筒瓦、板瓦、瓦當、滴水、泥波、圖形和方形蚌片等,可窺知當時建築用材全貌。生活用品有陶器殘片、釋陶器殘片、瓷器殘片等,瓷器數量最多,但早到甚麼時候有待研究。這批出土層位明確的遺物對建立澳門地區明清時期出土遺物的年代序列,具有積極的意義。其三是高園街卅五號民宅拆除工地新發現的夯土牆,為該學院東圍牆,後來是否兼做城牆,有待研究。最後應用了物探方法,探測文物所在位置。
物探時短效高
汪盈稱,在面對大面積的未知遺址時,尤其是位於現代城市中無法輕易鑽探和發掘的遺址,物理探測方式所用時間短、探測效率高,具有很大優越性。但物探方法仍不能代替傳統的鑽探,更不能取代考古發掘,皆因鑽探旨為考古發掘提供依據,結果還有待考古發掘的檢驗。原訂第二期考古發掘於上月下旬開展,為期兩個月,地點是高園街十六至十八號原公務員宿舍所在地及高園街卅五號民宅所在地,現經調整於本月內動工,屆時在首次發掘基礎上、對需要發掘確認遺跡性質和內涵的地點作重點發掘。
非一兩代成事
錢國祥介紹考古實物時稱,中國內地各考古點或澳門聖保祿學院遺址,都屬重點保護單位,考古隊員開展考古工作時,必完好保留原遺址面貌,不破壞整體環境與輪廓,有責任透過深入考察、研究,不斷認識與豐富文物點或遺址的內涵。考古工作任重道遠,非一代人或兩代人能完成的事,會持續推展下去。個人而言,每項遺址挖掘都很重要,且考古資料及文獻等更顯珍貴,建議考古與有關專家共同編寫本土考古集,擴大考古影響力。
為更好安排工作坊學員開展考古工作,現訂於本月廿三、廿四日引領參與者到高園街遺址視察遺址現場,屆時聽取專業人員講解考古流程,參與文物清理和記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