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人口政策調控外僱數量
阮玉笑
依托人口政策調控外僱數量
人力資源問題乃澳門社會二十多年來的死結,糾纏不休。外僱數量從早期二、三萬人增至現時十萬、八萬之多,有關爭議點亦從“是否應該輸入外勞”轉為“應否限制輸勞總量”,可見輸入外僱回應經濟發展需求已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即使勞工界對此亦沒有太大的異議,只是堅持有關政策絕不能影響本地員工的就業權利及薪酬。有關人力資源的問題,已屆冷靜討論、理性硏究“外勞輸入多少才合適”的階段。
稍為留意傳媒報道的人都會留意到,商界有關“人資緊缺”的言論從未間斷,均不約而同要求輸入外僱來解決。以下僅摘錄一二:
酒店旅業商會負責人認為,酒店業普遍人資緊缺,是導致滿意率偏低的最大原因。強調只有解決人力資源問題,增加酒店行業人手,才能整體提升服務質素。
中總負責人表示,人力資源不足,會直接影響旅遊形象,適當補充,對整體經濟發展會有幫助。
佳景集團負責人表示,人力資源不足一直長期阻礙飮食業界發展,有關問題亦非短時間能解決,他希望政府加強協調,改善和穩定業界人手。
不可能無限量膨脹
參與勞工團體工作多年,首要關注本地僱員權益保障的問題,但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框,從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値得追問的是:“到底外僱是否要無限量膨脹下去?到底多少數量商界才叫足夠?社會是否有足夠的承受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和澳門一樣大量依賴外僱,但視野恢宏,看重的不是短期而是長期利益。有報章指出:“新加坡政府預期今年經濟出現飛躍,估計要十萬外來勞工補充人力缺口。若換轉是其他國家地區,面對這種繁榮必會沾沾自喜,可是財長尙達曼卻在國會辯論預算案時潑下冷水,指出新加坡必須提升生產技能,減少對外來工人倚賴,提出改造經濟及全面提升生產力。新加坡官方甚至說,為了提高生產力,經濟成長放緩也在所不惜。”取向實在値得澳門借鑒。
本人曾到新加坡參觀交流,對方介紹如何提升當地僱員生產力時曾舉了一個例子:酒店房務工作要抬起床褥鋪床單,體能要求很高,但技術含量低,薪酬不高,難以吸引人入行,為此,經有關部門協助引入機械,無須再用人手搬抬,解決了有關難題。本人對此介紹印象甚為深刻,亦無比感慨,為何人家在促進生產力提升方面如此進取,我們卻未見寸進?進而反思,無限制允許外僱大量輸入會否就是癥結所在?
以科技提升生產力
無可否認,這幾年澳門經濟取得飛躍發展,交通、住屋、醫療、社會服務及配套設施卻遠遠落後,居民生活素質及快樂指數大降,生活負擔及精神壓力大增。澳門社會及居民是否還要無可選擇地為經濟的急速發展付出沉重的代價?究竟我們是要繼續走無限量輸入外僱之路,還是抓緊現時難得的發展機遇,着力提升生產力,推動經濟不斷升級和轉型,從而令居民眞正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這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思考和選擇。
每個城市總有它的承受限度,尤其是澳門這個微型小城,受到土地、社會、環境資源的嚴重制約,人口不可能無限膨脹下去,外僱數量的調控亦必須放在人口政策的政策背景之中討論才有現實意義。到底怎樣的人口規模才適合?外僱數量多少?引入怎樣的人才?還需當局認眞籌謀。早前,行政長官曾透露,將對本澳的人口政策作整體性硏究,本人對此非常支持,期待當局能加快有關硏究工作,及早決定將來的城市及人口規模定位,讓社會及商界早作準備。
阮玉笑 (議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