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欣倡設委員會檢討公僕薪酬
2010年10月17日
【本報訊】理工學院副教授蘇文欣認為,公務員的薪酬要因應通脹作出調整,但單靠加薪對提高公務員士氣作用不大,只有從行政着手,杜絕政府部門內「親疏有別」、「契爺文化」的風氣,提高政策透明度才能提高公務員團隊的士氣。他又建議成立一個由官方、商界及公務員團體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定期對公務員薪酬作出檢討。
回歸後公務員分別於2005年、2007年及2008年3度加薪,近期有傳政府正蘊釀對公務員加薪。蘇文欣表示:自2008年後,公務員薪酬已有兩年未有進行調整,但近兩年的通脤率卻上升了6%,他認為公務員的薪酬若按通脹率作出調整是合理的。
蘇文欣指出,雖然社會,尤其是商界憂慮公務員加薪後會帶動通脹,人力資源市場亦可能因此出現加薪潮,繼而進一步推高通脹率,但有關說法不實際,亦很自私。公務員薪酬亦應和私人企業員工一樣,因應通脹作出調整。由於公務員調整薪酬涉及面較廣,相信政府在調整調幅度問題上會很審慎。
蘇文欣強調,現時社會上指的公務員加薪,可能是涉及職程的修改,即工作所值的價錢,然而,根據通脹對薪酬作出適當的調整,只是令公務員的購買力不會因通脹而持續降低,非大家所說的「加人工」,相信這種調整薪酬方式亦不會為社會帶來較大幅度的通脹。
應杜絕「契爺文化」提升士氣
現時政府並未制訂相關公務員加薪制度,令公務員的薪酬調整缺乏透明度,容易引起社會爭拗。蘇文欣建議,由公職局、商界代表、公務員團體代表組成委員會,定期就公務員薪酬及職程檢討等召開會議。如行政長官崔世安亦曾公開宣布,當通脹率達3%時,就會推出一列措施紓緩通脹對社會的影響,公務員亦需要設定想關檢討機制,當通脹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由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等問題。
加薪是政府提高公務員士氣的直接手段,惟蘇文欣認為,薪酬的調整只是令工資貼近生活水平,對薪酬較低的公務員可能會產生一定作用,但對較高薪的公務員幫助則不大,故單靠加薪對提高公務員隊伍士氣作用不大。要提高公務員團隊的士氣,就應從行政方面着手,杜絕政府部門內「親疏有別」、「契爺文化」的風氣及「少做少錯」的觀念,提高政策透明度,對不合事宜的職程進行修改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公務員隊伍整體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