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正:解人資困局企業之責
【本報消息】人資緊張近年一直困擾澳門,中小企慨嘆“請人難、輸外勞難”,本地工人抱怨飯碗被搶走。立法議員李從正不反對輸入外勞,但前提是保障本地人優先就業,堅稱請人、用人及提升員工競爭力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必須改變思維。政府明年施政也應重點考慮最低工資等一系列人資議題,否則難以解決現時的人資需求及矛盾。
須改人資管理概念
昨出席思匯澳門論壇“人力資源需求增,經濟發展須顧民”的李從正表示,不能抹殺外勞對澳門經濟發展的貢獻,勞資矛盾一直存在,不單是輸入外勞機制的問題,更涉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及使用。
政府要做好職業培訓,企業更要改變人資管理概念,“不是廉價就能賺取最大利潤,由穩定的本地人作為勞動力團隊,利潤將更大、更穩定。”相信在保證本地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更好開發、利用本地人資並提升其水平,本地人的飯碗不易被打破。
政策不透明被質疑
政府明文規定,企業須優先聘用本地人,但坊間負面消息不絕。李從正坦言,政府在保障本地人優先被聘用方面遠未達標。在企業未完全改變人資概念時,政府須推出限制措施,如限定輸入外勞總量、比例,立法制訂最低工資等,保障本地工人的權益。政府一直宣稱外勞審批具彈性,中小企卻不認同,總嘆申請難。
李從正指同一政策,官、企“口徑”完全不同,主要是審批及相關資訊的透明度不足,日後必須改善。
有序推出公共工程
澳門近年失業率不算高,一般在百分之三以下,相對集中在建築業。惟社會一直憂心,本地工人、外勞“一比一”的行政法規是否可行?李從正指,澳門建築工人就業不足率很高,在確保本地工人充分就業後,政府可檢討“一比一”是否真正具成效。認為祇要適當、有序推出公共工程,解決建築工人就業不足、師傅級工人下降的問題並不困難。
另外,最低工資立法乃大勢所趨,但先分級後訂最低工資水平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