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344e40100nnjr.html上海、澳门pisa结果管窥——中国切不可因为初次参加PISA得个第一就沾沾自喜 (2010-12-10 09:16:19)
标签: 少儿 上海 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 基础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感悟
成功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国家标准的改进,而是表现最好的教育系统。如何建立良好的评核系统以改进教育是我在参加了澳门教育局“关于2009年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澳门学生评估结果报告会”之后的强烈感受。
昨日参加了由澳门教青局局长苏朝晖亲自做发言人的《PISA2009研究计划重要发现澳门学校校长汇报会》。
此会的缘由是12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公布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澳门政府自2003年起开始参与此计划。2003年数学素养527、2006年525、2009年525;科学素养2003年525、2006年511、2009年511;阅读素养2003年489、2006年492、2009年487。
2009年在参与的65个国家和经济体系中,中国上海排名第一、澳门排名第28。澳门显著地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的平均值。
澳门三次参加的成绩变化不大,但是从结果数值来看,是在减退。与OECD国家比较,澳门15岁的学生普遍享受阅读,其阅读的多样性和使用图书馆的情况尚算理想,学校的课堂纪律和纪律风气颇好。但学生的学习取向、后设认知阅读策略的运用——记忆、理解、总结等仍需要加以指导和教导。教师激励学生参与阅读,使用组织与鹰架策略以培养学生阅读习得必须加速。
但是2009年以家庭社经文化地位(ESCS)来解释阅读素养变异的百分比是最低的,这也就表明了澳门的教育系统成功地为就读的学生群体提供了公平教育的机会。
我参与澳门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时间很短,看到的不全面,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也是很有限,身在其中的我觉得澳门政府主管部门是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投入做教育,应该说是做好了政府行政部门该做的事情。而关键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出在课程管理的阶段——那就是学校本身对课程管理的阶段。
教育效能处于原生态、教育的评核功能处于原生态、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研究处于原生态,如何关注学生个体、聚焦课堂也是处于原生态。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怎样走进课堂、尽快的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是面临的当务之急。
教师的执行力就是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是建立在将我们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真实需求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澳门的基础教育的老师们任重而道远!
此次调查对象为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7万名15岁的学生。中国有上海、香港、澳门和台北四地的学生参与。在2006年测试中,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位居第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全球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美国、英国等20个发达国家是其创始成员,中国并非成员国,但是其强化伙伴会员。该组织举行的PISA项目是全球权威的学习素养测试。
PISA评量分以15岁学生为调查对象,目的在评量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每三年一次。2009年4月,上海5000位学生参加了这项测试。根据规定,参与学生是从各学校抽取的。世界范围内的300个科学家对试卷进行了最终评估。
结果发布后,日本文部科学省、英国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均对本国教育状况作出了评价。日本学习院大学比较教育学教授諏訪哲郎指出,中国一直在推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举措产生了效果。
2009年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分为556分,高出第二位的韩国学生17分。上海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分为600分和575分,分别高出第二位的新加坡学生和芬兰学生38分和21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官方评价称,上海学生的表现明显领先。首次参加PISA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位。
其实对这样的结果我有些疑虑?在疑虑之后也认为是必然,我保守地讲:我国内地如果选择发达地区的十个城市学生去参赛,包揽前十名,难度不大。也可以说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
因为这样的测试——是我们的强项!
这是我们家长参加特长班、特色班,家庭付出了大量的金钱的结果啊!总算是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扬眉吐气啊!
因此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上海项目组12月8日解释称,上海虽成绩第一,但学生校内外上课时间总量偏高,课业负担偏重,学生自我调配课外阅读时间和文本的水平不高。上海首次作为地区参加测评,并非想“比较高低”,而是检测自身教育水平,因学生基数、国家地区分布等差异,并不能以此认为上海的教育就已遥遥领先了。
2008年,上海市黄浦等6个区191所中学近2.8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测试结果就很“引人注目”:上海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与芬兰、瑞典等国家相匹敌。
怎样看待这次世界第一?不妨先来看PISA究竟是怎样一种测试。
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推出,它以15岁学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评价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每三年一次。PISA认为,学生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所有知识与技能,要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必须在关键领域,诸如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打下扎实基础。为此,该组织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指标体系。
这样的测试,虽说是对学生进行前瞻性评估,但从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看,完全是我国内地学生的强项。要知道,我国内地的小学试题,很多大学生也做不出,不少国家小学二年级学生不识字、不懂加减乘除,而我国三四岁幼儿就认得几百字也不稀奇。
我们并不否认这一测试所展现的内地学生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这其实是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特长班、培训班)以及学生合力取得的成果。
内地学生起早贪黑地学习,双休日不在补课,就在去补课的路上,假如还难以获得优秀的表现,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付出了。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测试,反映的仍旧是知识教育的成果,更确切地说,是应试教育的成就。学生的创新力如何,想像力如何,身体素质如何,有何个性、兴趣与特长,并不在测试范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有报道说,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也就是说,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
也不可因为初次参加PISA得个第一就沾沾自喜。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
就像我们举一国之力办奥运、办世博、办亚运;我们也是在举一家之力——竭尽全力“辅助办教育”啊!社会家庭的负担是多么重啊!学生的负担又是多么沉重啊!
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教育领先,我们当然不必妄自菲薄,而可总结其中好的做法,加以推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与国际比较中,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注意到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应试教育倾向问题,在最近启动的改革试点中,确定了“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改革任务。因此,思考怎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参与实践,这应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