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施政,可以談些甚麼?
黃素君
談施政,可以談些甚麼?
作為一名前線敎育工作者,前兩期主要和大家談了一些關於大學新生的困擾和規劃,其實還意猶未盡呢!不過,最近隨着明年施政報吿各領域範疇的陸續出台,關於澳門明年的治理和發展成為民衆的熱點話題,那麼筆者也趕着這股熱潮,從敎育的角度來湊個熱鬧吧!
本澳行政長官發表《201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吿》當天,筆者到達課室後,發現碩士班同學全在談論此事!大家都心繫澳門未來發展,心中甚感安慰,於是在課堂上來了個順水推舟,一齊閱讀和分析明年的施政方針,眞是感慨良多。
“你們”的政府很可愛……
筆者任敎的碩士班同學除了有澳門本地的前線敎師和敎育硏究助理,還有少部分來自大陸的學生,他們對施政報吿起初是比較陌生的。但即使對大部分本地同學而言,《施政報吿》與他們的關係也是似近還遠。雖然甫踏入十一月份,各大媒體對於施政報吿的分析和預期已充塞視聽,各立法議員、團體代表和廣大市民也紛紛表達對於來年施政的各樣期盼。但是,眞正閱讀報吿文本並聽聆特首現身立法會宣讀,對很多同學來說還眞的是第一次。
對施政方針的深入閱讀和分析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其中關於敎育津貼的討論讓筆者印象深刻。小M是一名內地生,首先發言:“你們的政府很好,每人都派四千元,在中國大陸是不會的。” 但澳門同學則顯得有些失望:“去年是六千元,今年是四千元。”一邊是羨慕,一邊是遺憾,看來收慣了一定的數目,如今姑且勿論所謂“過渡”至未來穩定的退休保障是如何的偉大,少收錢這個事實確是引發了情感上的不快。一言以蔽之:失望前的希望很可愛,希望後的失望很落寞!
談小地區的“管治”
在 “現金分享計劃”的話題中,同學們引入了對“管治”(Governance)的討論。“管治”涵蓋的內容廣泛,這裡不一一展開,然而,澳門小地區模式的管治特色卻是値得一提的。從小地區的行政體系而言,澳門確實擁有管治上優勢,由於地區和人口的規模較小,即便政府不需要用很大的力度和幅度,也可以相對輕易地解決社會的衝突、矛盾和困難。試想如果“現金分享計劃”在鄰近七百多萬人的香港特區推行,會有怎樣的效果和後果呢?政府恐怕早已吃不消了!又如近期在香港鬧得沸沸揚揚的小班敎學之所以開展困難,關鍵也在於管治的幅度。澳門正在接受非高等敎育的全部人口還不到八萬,僅僅為全香港小學一個年級的就學人數,因此在小班的實行上就容易推行得多。就此可見,管治幅度的大小,明顯地影響着地區的施政。
雖然澳門的小地區管治較易開展,但現實中明顯受到兩大因素的制約。首先,由於“力度”與“幅度”的要求不大,管治較容易流入慣性思維,在政策上很難有所突破,加上地區財政充裕,很容易走進“拿錢封口,凡事以錢解決”的誤區。另外,小地區管治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密,關係網錯綜複雜,於是政策施行時很容易陷入“人情、關係、面子”運作模式,影響公事公辦的原則和效率。但是,儘管如此,小地區模式卻是不爭的事實,人際網絡瞬間也很難有質的突變,所以,此事唯一的出路就是敎育!當然,這裡所說的敎育並不是局限於學校層面的知識傳授(學校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敎化場所),誠如杜威(Dewey)所言,“敎育即生活”!因此,在此筆者也想借此引申並呼籲:任何有關公平、公正、廉潔、民主等社會實踐的元素,都不應只停留在奔走呼叫的層面,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環節,需要社團、學校、行政機構以至家庭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個人腳踏實地的認眞履行。因為“改變”是戰勝慣性思維的殺手鐧,眞誠的行動才是變革成功的第一步!
(談施政·之一)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