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頭舊樓群變身圖書館
優化內港環境 料第四季啟用
文化局副局長陳澤成昨闡述本年度文物修復進展時透露,為修繕並活用沙梨頭海邊街六十九至八十一號僅存的七幢建築群,近期施展“大手術”,着力打造成為先進的沙梨頭圖書館。實用面積逾萬呎,既可活化舊建築,也可優化內港環境,料第四季啟用。紅街市郵政分局原址將同期獲當局修繕並活化為雅廉訪圖書館,料第三季啟用。兩處公共圖書館的設立,旨為各區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同屬特區政府致力完善澳門公共圖書館系統的重要項目。
保護再利用特色建築
時移世易,內港區風光不再,僅存沙梨頭海邊街七幢舊建築物。鑑於建築群荒廢多年,日久失修,騎樓柱廊出現些微傾斜,牆身更有裂痕且出現滲漏,天面平台及排水管周邊有青苔和雜草,懸挑出來的露台和天面平台產生彎曲和水泥剝落,為免危及途人,亟待維護和修復。當局經多番考量,近期決定租用並活化這七幢舊建築群成為沙梨頭圖書館,打破該區長期欠缺閱覽空間的局面,更好保護與再利用有特色的建築。
陳澤成表示,沙梨頭這一列騎樓式建築物為兩層高的低層建築,地面層作商業用途,上層作居住之用。地面層出現的“閣仔”,是騎樓式建築在本土演變成自身文化其中一種特色。當局現階段立面維修七幢舊建築,其次加固建築結構,最後是內部裝修。兩層實用面積逾萬呎,除具公共圖書館功能外,將設展覽廳與休閒空間,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多功能的設施,鼓勵居民閱讀,提升公衆的綜合生活質素。擬於天台設置“空中咖啡廊”,屆時居民可邊嘆咖啡、邊看書、邊賞周邊城區風貌,寫意休閒。考慮到該區經常水浸,設計上做好防浸、防滲漏措施。相信待民署重整鄰近的水上街市後,可為區內人士提供車位及康樂活動空間,美化街區,更好配合圖書館的發展。
完善公共圖書館系統
綜合而言,該局當下妥善把具特色和價值的沙梨頭海邊街七幢舊建築物保留,可讓內港區的發展史藉保存下來的建築物呈現出來,透過活化與美化建築物,進一步優化內港區空間,盤活營商環境。此案例成功的話,可為舊區重整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並把活化舊建築及善用的影響力向周邊街區輻射,美化後的區域更具旅遊潛力。未來透過連接沙梨頭至白鴿巢公園區域中富特色的建築物與地點,擴大世遺景點旅遊網絡,全面擴闊保護區範圍,為促進澳門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而努力。
陳澤成另透露,獲郵政局大力配合下,該局已租下丢空多年的紅街市郵政分局原址,並於近期修繕及改裝,着力打造成雅廉訪圖書館,實用面積逾二千呎,可為區內街坊尤其學子提供閱覽與學習空間,料今年第三季投入使用。
問到選址舊南灣法院興建的新中圖進度時,陳澤成強調選址不變,按序於今年內公開招標完成設計與施工,第四季度動工,二至三年內落成。未來五年願景是,除建成沙梨頭與雅廉訪圖書館外,計劃明年於氹仔中央公園內設公共圖書館,二○一三年於石排灣公屋設公共圖書館,至二○一五年可完善本澳公共圖書館系統,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提升全民閱讀興趣,加以整合文化局、教青局及民署於各區管轄的圖書館,達至資源共享。他強調公共圖書館不同於社區圖書館、自修室或資源中心,能為公衆提供更完善的圖書館服務,體系更周全。
本報記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