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朝暉出席電台節目與聽衆互動
十年規劃着墨師資德育
教青局長蘇朝暉昨出席電台節目“澳門講場”,圍繞正諮詢公衆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二○一一至二○二○年)”文本與聽衆互動。多名聽衆關注師資素質及學生德育問題。蘇朝暉表示,未來十年將提升私校教師擁有“師範培訓”的比例,為他們專業發展提供更充足的經費保障,並要求新任職的校長完成當局認可的培訓,在教育理念、管治能力上達到要求。
一名過去曾任職教師的聽衆直稱,當時任職學校的行政、教師等質素與修養過份參差,校長、主任無法接受活動教學中過度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教師安排嗤之以鼻;又謂不乏教師在教室使用股票機,工作時間討論劇集、化妝品,卻不關心學生的成長情況;甚至為應付校長、家長的壓力,乾脆降低考試難度但求“人人及格”。
蘇朝暉表示,教師作為專業人士,“十年規劃”中將關注提升他們的專業化水準,對入職的學歷要求、專業規範及素養、專業技能的成長都有涉獵,要求教師在教學理念、方法運用上與時俱進。至於校長及中高層管理者,則必須完成認可的培訓課程。雖然不是“持證上崗”,但仍然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管理技巧,具有足夠能力應付未來學校教育發展的需要,才能擔任。對於外界有指政府對教育投入“重硬體、輕軟體”的判斷。蘇朝暉稱,教師培訓須長年累月,社區未必知悉教師花時間參與培訓,以為政府只是財政投入,未來將繼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當局正循增加教師招聘數量、完善班師比的方向努力,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滿足學生不同情況的需要,實踐活動教學、協作式教學,與家長合作關顧學生成長。
另有家長認為現時德育教育發展緩慢,青少年“金錢掛帥”的思想嚴重,學校為減少留班率,保住學校名聲,乾脆攆走不及格的學生,令他們“無校可讀”。蘇朝暉承認,本澳經濟高速增長,學生衍生“錢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想法,認為教師、父母要做好本份,以身作則成為青少年的言行典範,又指需要發展社區教育、家長教育,方能事半功倍。
本報記者 樊越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