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拼合澳門記憶
《拼合記憶:澳門歷史建築的發展與保護》
作者:吳堯、樊飛豪、是永美樹
出版社:中國電力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早前過去的聖誕、新年假期,筆者坐在九龍開往澳門的快船上,思緖卻因閱讀一本小書而深深沉浸在對澳門的記憶之中,這本書便是今次要介紹的《拼合記憶:澳門歷史建築的發展與保護》。
澳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與西方接觸的城市之一,也是多種文化、語言和宗敎融合的典範。悠悠歲月的點點滴滴皆構成澳門記憶,而建築旣是其中的載體,亦屬具象的表徵,由它們拼合的記憶深刻且久遠。在過去五百年間,澳門建築的發展深受多方文化的影響,也因此而培育形成了意蘊深厚的澳門文化。自“澳門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來,澳門歷史建築逐漸為世人所認知,如何在保護澳門歷史資源的前提下,充分展現澳門濃厚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對特定歷史地段保育,已經成為申遺之後的重點工作。
該書由建築歷史學者為建築專業學生,以及對澳門歷史與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所寫,理論與實例相結合,圖文並茂,內容涉及澳門的城市歷史背景、歷史建築文化遺產、歷史城區形成與發展、城市與建築特徵、歷史空間更新設計等多方面,文字簡潔、系統而又生動、有趣。
全書與別不同之處是最後一篇〈特定歷史地段更新設計〉,它也是書中篇幅最長的一篇,內容為作者結合近期澳門實地調查硏究的成果,對大堂前地、白鴿巢前地、亞婆井前地、福隆新街等四個具體地段所作的保護與更新設計方案,並配以大量實景照片、規劃圖、彩色效果圖等,其中部分硏究成果與設計方案,已經為澳門有關部門所採用並付諸實施,其餘的亦具有明確的可操作性,不僅可供澳門相關設計與管理部門參考,也可為內地歷史城市保護、更新提供借鑑,還可在相關專業類課程中作為典型案例。而一般讀者則可在這裡看到更新改造前後的鮮明對比,由此見證澳門記憶。
三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內地、澳門和日本,共同的興趣使他們走到了一起。首作者吳堯博士現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敎授,他在讀博士期間便參與了澳門特區文化局和東南大學合作的“澳門建築文化遺產”硏究課題,成為本書寫作的源頭。此後,他對澳門歷史建築硏究的興趣日益濃厚,又多次單獨組織相關學者和學生赴澳門進行調查硏究工作,並先後與澳門大學、澳門國際公開大學、澳門旅遊學院、澳門民政總署、澳門文化局、香港中文大學等硏究機構進行合作,開展歷史地段保護設計硏究,希望藉此推動申遺之後澳門建築遺產的更新與保護工作。
第二作者樊飛豪(Francisco Vizeu Pinheiro)博士是澳門民政總署高級建築師,他對澳門歷史建築背景及發展瞭若指掌,除為本書的寫作提供許多歷史資料外,還在書中對澳門歷史建築保護與更新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觀點。第三作者是永美樹(Miki Korenaga)博士,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系副敎授,她曾組織學生在澳門進行硏究工作,書中對特定歷史地段進行更新改造的部分設計方案,便是其成果之一。
司徒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