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研討
兩岸四地及美日專家學者與會議題涵蓋面廣
【本報消息】由藝博館與澳門基金會合辦的“豪素深心——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學術研討會”,昨日上午在文化中心一樓會議室舉行,近四十名來自美國、日本、內地及港澳台專家學者與會。議題涵蓋面廣,既論述遺民定義,也論及當時期遺民情意結,乃至對明末清初的書畫、金石發展。有學者專論傅山、石濤、陳洪綬等個性獨特的遺民書畫家的成就,並結合當下時勢,反映遺民書畫的深遠影響。
研討會於昨日上午九時舉行,涵蓋遺民史、書畫家、繪畫、書法、金石篆刻及書畫修復等研究範疇。民署管委會主席譚偉文出席並致歡迎詞。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在賀詞中指,通過“豪素深心”展,藉書痕墨跡披露游離於新王朝政權外的文士的遺民情結、感情波動和精神氣節,展現出明末清初藝壇上活躍湧動着的各種藝術思潮,在書畫創作方面出現抒發個性的創新潮流,風格紛呈,引發文人刻印的歷史性重大進展。研討會就展覽主題和內容,開展多角度、多層面、多領域的專題探討,促進對這一特殊時期思想、文化、藝術的深入研究,對遺民文化加深實證性的認識。
有與會者反映,研討會以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為主題,並有一百餘件明遺民金石書畫的特展相配合,是一次學術盛會,更是一場藝術盛宴。由於政治上和清朝政權的割離,明遺民畫家在清初多走上隱逸的道路。明遺民畫家的隱逸生活有其時代性,隱逸生活差別甚大,多數在精神上充滿着窮愁無奈和悲恨,甚至埋藏着蠢蠢欲有所為的反機。明遺民畫家的謀生手段多樣而奇特,從中可見他們對遺民生活的態度。
有與會者指出,身份的解讀,給遺民畫家增加了新的視角。遺與逸的狀態,是既對立又親和的複雜關係,他們的身份與生活狀態看來是傳統的(忠君),其實充滿了抗爭精神(反清);看來是革新的,又有很多人將遺民的隱忍性格注入繪畫,隱喻的中國畫傳統精神再次發揚光大;看來是悲情的,又有很多末世奢華的例子。明遺民的經歷是中國畫壇一次痛苦的分娩,造就了一個轉變的時代。
有與會者坦言,撰寫專題論文不在於清晰梳理出紛繁蕪雜的晚明歷史,而是希望以此專題展反映出這一特殊時期遺民書畫家的“社會性格”。如有學者撰文指,對吳漁山繪畫與其澳門之行作初步探討,旨為探討吳漁山與澳門之行的繪畫和澳門之行對其繪畫所產生的影響,證明遺民書畫家的影響留存至今,對後世研究當時期藝術創作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研討會於今日上午九時至晚上七時於同一場地繼續舉行。